作者:潘希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5-23 8:58:06
选择字号:
匡廷云:相信院士群体的公正性
 
2011年,又到院士增选年。
 
每两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备受社会瞩目。“作为一名院士,更多地感到的是一种压力,是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中科院院士匡廷云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院士增选是项系统工程,通过不同归口系统、各省、直辖市及院士的推荐,再经过院士群体充分讨论、商榷和表决,力求保证增选过程和结果的公正。
 
“院士是一个荣誉称号,院士们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要努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努力创新;要提倡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精神;要积极培养人才,推动科技队伍的建设;要承担咨询和评议任务,对国家科技重大问题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有推荐权、选举权等。院士们确实要有很强的责任感,来保证评选新院士的公正和公平,有责任来壮大院士队伍,让院士群体可以不断在我国科学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匡廷云说,不仅是她自己,院士们都有这种共同的感觉。
 
学术水平和道德规范是最重要的标准
 
中科院院士候选人通过院士和归口部门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在院士增选过程中,候选人是被动推荐的。匡廷云认为,推荐制参考了国际上多个国家科学院推荐院士的制度和经验。“推荐制是正确的,因为评选院士要从候选人的学术成就、道德规范等多方面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院士的标准。”
 
目前,中科院实行的院士推荐制度除各归口系统推荐外,每名院士推荐的候选人不得超过2名,且每位候选人要得到3名院士的推荐才能入围。
 
“院士作为推荐人,要对学部和被推荐人负责。因此,必须要充分了解被推荐人,要清晰地了解他们的学术成就、学术水平和道德规范。”匡廷云表示,中科院《院士章程》中有明确规定,候选人在研究工作中要有系统的、重大的创新性成果,对科技发展有重要贡献。
 
“这个标准是每位院士在推荐候选人时,应该好好掌握的。”今年,匡廷云不但参加了中科院的初选工作,也参加了科协和北京市的初选。“归口部门推荐要进行多次投票,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在归口部门推荐层面,除了中科院系统、教育部系统、中国科协和部委途径外,还有各省和直辖市的推荐途径。“今年北京市进行了院士的推荐,这样可以更广泛地把我国的优秀人才推荐到院士候选人中来。”匡廷云说。
 
除了具备被学术界认可的学术成就外,候选人的道德学风也是重要评选标准。
 
“在每次评选中介绍候选人学术成就的同时,还要介绍他的道德学风及对祖国的热爱。”匡廷云说,这一点上卡得相当严格。
 
也就是说,虽然不像学术成就评判上有明确的标准可行,但对候选人学术道德、学风和爱国精神的判断上,也有具体的“门槛”。
 
匡廷云说,如果发现候选人有学术不端行为,比如论文造假等,是绝不可能通过的。而抄袭、篡改数据等问题一旦被发现,会立刻取消资格。
 
“不少院士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老一辈科学家更是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毅然回国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作贡献。不少年轻人也有机会留在国外,但他们也积极回国,报效祖国。”匡廷云认为,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做科研不仅有科学目标,也应该有国家目标。
 
院士要自律 社会更应理解
 
根据《院士章程》等规定,有效院士候选人名单要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匡廷云表示,目前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和各个学部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误差的出现。
 
院士增选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很大,匡廷云认为,应保持院士群体的纯洁。“院士要抵制被动推荐。比如,有些省、市,甚至单位以拜访的形式来找院士,介绍本单位候选人的成果。相信院士们能正确对待这种事情。”
 
“院士之间对每个候选人的评价是有分歧的,这里面有争论,但我觉得也很好,问题拿出来大家可以判断。”匡廷云说。
 
在她看来,院士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会尊重自己的信誉,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因此,“希望在选举过程中,任何不同意见都可以拿出来争论,问题会越辩越明”,她说,院士群体是有判断能力的,把符合条件的候选人选出来,这是大家的共识。
 
“要让社会相信院士群体评选的公正和公平,院士也更要自律。”匡廷云说,每个院士心中都应该深知自己所担当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当选院士的质量。“一个不够资格的候选人,得到超过2/3的选票是不太可能的。”
 
匡廷云表示,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会逐步完善和解决。“要相信院士群体,院士也应该珍惜自己的荣誉、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我们更应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也希望社会能够理解和支持。”
 
“绝大多数院士都是自律的,他们都希望能够多为国家做一些事情,迅速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科学时报》 (2011-05-23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