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诗萌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4-26 9:12:52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蒋澄宇:努力把基础研究做好
 
经历了2002~2003年的SARS肆虐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爆发,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及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这一直是医学界的一项难题。
 
而有一个人,在近十年时间里一直为这项工作矢志不渝。
 
她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主任蒋澄宇。
 
“呼吸系统的疾病,往往在一两个月就传播开来,影响的人群较广,危害性也比较大。而由此引发的急性肺损伤和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则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蒋澄宇说。
 
2003年留美归来后,蒋澄宇带领自己的实验室,为我国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基础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她却谦虚地表示,我只是努力把基础研究做好,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低调的学者
 
归国后,蒋澄宇埋头进行科学研究,几乎没接受过媒体采访。关于她的公开资料,也大多是个人简介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低调时,蒋澄宇笑笑说:“成绩只属于过去,时间紧迫,我还是想踏踏实实多做点事情。”
 
蒋澄宇告诉记者,呼吸系统的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而由此引发的急性肺损伤和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则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有许多工作要做,我所从事的就是这方面的研究,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蒋澄宇说。
 
蒋澄宇介绍,目前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病毒学的角度,也就是研究病毒的传播方式等特点,从而找到切断它扩散的方法;二是从免疫学角度去寻找抑制方法。她的研究涉及了上述两个方向,以整体、系统的形式,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
 
“我们根据一些临床指标,建立呼吸系统肺损伤的小鼠模型。根据小鼠肺部的湿干比、呼吸压力的比值等,去全面衡量小鼠肺的损伤过程。此外,还通过基因敲除,研究信号传导导致肺损伤的分子机理。”蒋澄宇说,利用上述模型,可以对SARS、禽流感、甲流、炭疽病、埃博拉等病毒最基本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并通过解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和指导。
 
在临床试验中,蒋澄宇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由于新药的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她更重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采用已经有临床批件和证书的药物。如果没有符合要求的药物,则仍然采取研发的方式。
 
近十年来,除了在第六届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和发表在《新清华》上的一篇名为《姥爷教我如何做人》的文章,鲜见蒋澄宇公开发表的言论。
 
为祖国踏上医学之路
 
蒋澄宇的父亲蒋宏燿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归国后,与北大毕业的母亲张立敏一起,将青春奉献给了我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事业以及后来的地球环境事业。
 
由于父母工作忙碌,蒋澄宇出生后几个月就被外祖父母抱到了清华园,从幼儿园到中学一直在清华园度过。
 
蒋澄宇的外祖父张任,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工程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水利系第一任系主任。在张任的悉心教导下,蒋澄宇在清华附中读书时,就表现出了在科学方面的天赋。1981年北京市科协举办中学生科技小论文竞赛,蒋澄宇拿了一等奖。
 
1983年,蒋澄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随后又远赴美国布朗大学深造。1997年,她获得该校分子生物、细胞生物与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之后,她在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做了几年博士后。
 
在清华纪念张任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发言稿《姥爷教我如何做人》中,蒋澄宇动情地写道:姥爷对我的教育太多了,他的思想品德已深入我的骨髓和血液,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人生。
 
2003年,赴美求学十余载的蒋澄宇回到祖国,在北京协和医院生化系工作,致力于RNA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
 
一转眼又是数载。2010年1月26日,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北京揭晓。蒋澄宇作为5名青年女科学家之一获得了这项殊荣。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蒋澄宇说,我最想表达的是感恩。感谢祖国,感谢人民,感谢家庭。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特别幸运,赶上了盛世,能够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未来还有更多工作
 
在被问及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难点时,蒋澄宇坦承,研究越深入,挑战也就越多。但她同时颇为自信地表示,挑战是必然的,但事在人为。
 
“研究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我们大都采取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比如我们缺一些硬件或软件,就去找具备这些条件的机构合作。”蒋澄宇说。
 
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蒋澄宇带领着实验室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并收获了勤奋的果实。
 
2005年7月,《自然》和《自然医学》上连续发表了两篇关于SARS肺损伤康复的论文,蒋澄宇与奥地利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白瑟夫·潘宁格教授同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这正是蒋澄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的成果之一。
 
该项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与奥地利等国的多个实验室合作,在蒋澄宇实验室的重组SARS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S及其突变体和重组ACE2及其突变体,以及潘宁格实验室的ACE2等基因缺失小鼠的工作基础上,对SARS冠状病毒的致病机理进行了分析。
 
研究界认为,这一成果不仅为SARS冠状病毒等所造成的急性肺损伤治疗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也为研发安全可靠的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2008年1月29日发表在《细胞研究》的一篇论文中,蒋澄宇和她的同事还揭示了引发SARS的冠状病毒最可能进入宿主细胞的途径。研究界认为,这一发现为未来开发药物阻断病毒入侵开辟了道路。
 
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蒋澄宇不愿多谈。她表示,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工作要做,未来她将带领实验室继续深入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机理,从而在遇到新型、突发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时,可以迅速进入状态,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支撑。
 
《科学时报》 (2011-04-26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