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数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姜伯驹,闲暇时还在关注数学前沿动态。
姜伯驹教授属牛,为此他特意买了一个印有牛图的喝水杯。
讨论课上,学生在做数学演算,姜伯驹教授不时提出疑问,和学生互相讨论。
一位外国朋友送给姜伯驹一个12面体魔方,他对学生讲,玩这个可以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
姜伯驹业余时间在家上网查阅资料。
姜伯驹在为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选手作《一个几何公式的故事》的报告。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结束后,选手们争着与姜伯驹教授合影。(王鹰/摄)
一个春日的上午,记者刚走进
姜伯驹先生的家门,便见先生饶有兴致地摆弄着一个12面体魔方。“如果不是凭机械记忆来玩,它会锻炼你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朋友送他的这个礼物,姜先生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让我迅速把眼前这位平和儒雅的老者,与他坚守且热爱了一生的事业联系了起来。
姜伯驹,国际知名拓扑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10年9月被评为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上世纪60年代初,25岁的姜伯驹运用后来被通称为“姜群”的概念,打破了拓扑学中不动点问题研究停滞多年的局面,引起国际同行瞩目。上世界80年代初,他又全面解决了已经有50年之久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想”,其研究成果代表了当时不动点理论研究的水平。这背后,是他多年徜徉于数学世界的投入、执著与辛劳。
但姜先生并不觉得苦,作为中国著名数学家
姜立夫之子,在理科学习上颇有天分的他,不到16岁便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家学影响以及数学世界的博大精深,早就让他明白,“作研究的,面对失败是常态,要耐得住这份寂寞”。他耐住了寂寞,并感到快乐,他说,“因为我喜欢数学。”
“我也喜欢做数学教师。”在投身数学研究的同时,他又用坚守教学一线50载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在北大,姜伯驹是学生口中“最好的老师”,快到70岁时,他还亲自上讲台,不看讲稿,侃侃而谈,并亲自查阅学生的作业。学生们这样总结姜老师的教学:精益求精、高屋建瓴、表述清晰、融会贯通、因材施教。
在姜先生看来,教书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他鼓励学生在学习、领会、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产生原创性想法。他对数学教育的理解是: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间的联系,并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及创新思维。
至今,姜伯驹已培养了众多优秀数学人才,造就了国内拓扑学领域生气勃勃、后继有人的局面。他自己也在多年的努力中收获诸多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陈省身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因为太熟悉数学之美,除了多年在大学的讲台上“播种美丽”,姜先生还希望“数学之美走近每一个人”,坚信数学对民族素养、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并不懈践行着这一理念。
他着眼于数学学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倡导高校数学专业的转型,把自己的数学教育理念贯彻于北大数学学科的建设上,在北大数学系和概率统计系的基础上建构起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并出任院长。
他关心中小学数学教育。2005年,年逾花甲的他针对2001年制定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牵头起草两会提案,联合90多位专家,谏言中国数学基础教育。
他重视数学的推广与普及,虽已年过古稀,仍会出现在数学讲座上。3月末,他刚刚面向大学生作了讲座《一个几何公式的故事》,深受学生喜爱。
如今,73岁的姜先生仍然声音宏亮,步伐稳健,经常出现在北大研讨班的课堂上、办公室里、未名湖畔。
采访结束后,姜先生带记者走到北大未名湖边一块被蓝布围起的施工工地:“以后,那将是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办公地点,有时,我会过来看看施工进展得怎么样了。”说罢,姜先生拎着款式常年不变的蓝布教案袋,漫步湖边,怡然自得,让人不忍打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