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10 10:20:59
选择字号:
《诺贝尔奖的启示》出版:从诺贝尔奖看我国的科学研究

 
《诺贝尔奖的启示》,吕淑琴、陈洪、李雨民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定价:48.00元
 
诺贝尔奖已走过百年历史,在获奖的几百名科学家中,中国本土无一人上榜,这不能不成为国人心头之痛:中国离诺奖到底有多远?与此同时,也有人发出质疑——诺贝尔奖对中国真的重要吗?
 
在《诺贝尔奖的启示》一书中,三位作者没有直面这些热门话题,他们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讨论了国家投入、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私人基金以及诺奖得主个人因素对获得诺奖的重要影响。他们把诺奖当成一门学科——“诺贝尔奖学”来研究,研究其史以鉴今日之学。
 
采访者:本报记者 李芸
 
受访者: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 吕淑琴
 
美国杜克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 陈洪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雨民
 
《科学时报》:在《诺贝尔奖的启示》出版之前你们还写作了该书的姊妹篇《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学》,为什么对诺贝尔奖如此关注并把诺奖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相对于市面上的诺奖图书,《诺贝尔奖的启示》有什么特色?
 
作者:诺贝尔奖(指诺贝尔科学奖)是世界性的最重要的科学奖励系统,获奖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人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在促进人类科学研究、技术进步、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三人都有在美国访问、留学、工作的背景经历。回国以后,分别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工作,我们经常谈起中国的科研、教育与美国的差异及其原因,尤其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惯性、官僚思维及现实普遍存在的腐败、功利倾向,一致认为这些有悖于科学研究的初衷及规律,不仅不能促进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而且也损坏了中国科学研究的声誉。中国具有重视技术、轻视科学的传统,在今天,这种传统更以一种堂而皇之的借口大行其道。鉴于此,我们认为在科学研究上转变观念、完善科研体制与机制、清除腐败,重建科学道德、科学规范尤其是当务之急。我们不过是以诺贝尔奖研究为切入点,对中国的科学研究、科研体制、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未来作些检讨和思考,期望能抛砖引玉。
 
我们注意到有关诺贝尔奖的各种出版物,它们多是关于诺贝尔奖得主个人及获奖成果的介绍,或者是从某一角度关注诺贝尔奖成果的研究。我们的书更注重对与诺贝尔奖有关的国家参与、科研体制、科学团队、科学的文化价值、科学规范、科学道德及科学人才培养、科学文化普及等深层次问题的综合探索。这些研究在国外很普遍,中国似乎薄弱一些。对于诺贝尔奖的研究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这也是我们主张建立“诺贝尔奖学”的原因。
 
《科学时报》:《诺贝尔奖的启示》序言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津培特别提到该书的特色,采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诺奖进行研究,这是否也与本书三位作者既有社会科学背景,又有自然科学背景有关?
 
作者:是的。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问题是当前学术领域的一大特点。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奥地利哲学家波普提出的“证伪主义”和“科学革命理论”、美国哲学家默顿在他创立的“科学社会学”中提出的科学研究的4个规范,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典范。大约5%的诺贝尔奖得主在获奖后,转入了哲学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其实,科学研究是人对自然的探索。人类独有的思想能力和社会化生活的状态,决定了科学研究行为具有个人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因此,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诺贝尔奖进行研究,一定是对科学有益的。
 
《科学时报》:书中思考和探讨了与诺奖产生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其实也可以看作是诺奖产生的条件,你们认为产生诺奖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中国本土至今没有诺贝尔奖得主,你们认为主要原因在哪里?
 
作者: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它与历史和现实有关。从历史上看,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技术的国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并没有导致近代科学的产生。从现实看,中国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基础上建立了新中国,本来就已是百废待兴,还经历了诸如“文革”这样的动乱。国家首要的任务是解决生存问题。然而,在解决了13亿人的生存问题之后,有能力在科学研究上投入了,我们仍然没有探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的科学问题的兴致。我们的社会中充斥着浅薄、平庸、追名、逐利的生活氛围。接受高等教育,从事科学研究也不过是一些人追求所谓幸福生活的手段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与心态下,目前我们没人获奖可以说是必然的。
 
在我们的书中,虽然对“中国本土没有诺贝尔奖得主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但这的确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科学研究需要金钱支撑,需要国家重视,但归根到底是人的行为。指引、支配人的行为除信念、理想之外,还有道德、法律等多种层面的规范。与外在、滞后的法律力量不同,道德的力量是内在的、自觉的,是科学家对科学规范的认同和遵守,以及企图违反或者已经违反后的发自内心的愧疚、不安和自谴,是科学家群体对违反这些规范行为的唾弃与鄙视。仅靠法律来制裁科学中的违规行为,不仅效果有限、成本太大、社会影响极坏,而且也是科学的悲哀。我们以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提倡科学精神,重建科学道德,树立良好学风。否则,即使个别人获得了诺贝尔奖,按照我们的思路与做法,也不过是多几个科学贵族、技术官僚而已,对我国科学事业与社会进步并无益处。
 
《科学时报》: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诺奖情结,你认为中国人应该如何看待诺贝尔奖?
 
作者:我们一贯认为,虽然诺贝尔奖的授予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但从诺贝尔奖的历史看,它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诺贝尔奖所褒奖的都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先进的成果,这些成果,推动了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甚至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每一个正常人都有让自己的民族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愿望。因此,许多中国人具有诺贝尔奖情结是自然的。我们始终认为,中国的科学家有责任以自己卓越的眼光、踏实的工作,获得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科学成果,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但将获得诺贝尔奖作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动机与目的,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和危险的。
 
《科学时报》:本书命名为“诺贝尔奖的启示”,在你们对诺奖进行一系列研究并完成此书后,你们认为诺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作者:我们必须正视和冷静思考的是,诺贝尔奖的得奖大户如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都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我们与他们在经济实力、科研体制、科学家群体及国民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距。中国作为世界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上也应该有所作为,包括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一个涉及到政府、体制、机制、教育、科学家群体、国民素质等众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当踏实地从基础做起,最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教育搞好。通过科学的、全面的教育,造就出对“真”有追求、对“善”有理解、对“美”有感受的全面完善的人。只有高素质的国民,才有使科学之树健康成长的沃土,才能建立让每个人体面、尊严、幸福、和谐生活的社会。
 
《科学时报》 (2011-3-10 B2 科学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