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家纠正认知误区:气象干旱不等于作物干旱 |
专家提醒:“灌好春季第一水”才是合理举措 |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考察队专家在东线调研
自2010年10月到2011年2月初,河北省遭受60年一遇的旱情,全省连续无降水日达到65天,其中26个县超过了106天。其旱情等级在气象学上分别属于大旱与特大旱。
河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其中粮食播种面积9237万亩,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七位。河北省又是我国冬小麦主要生产省份之一,面对目前的气象干旱,河北省冬小麦生长状况如何,如何实现科学抗旱、节水保丰收,是各级政府部门和科技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2月16日,农历兔年春节的烟火还没有落幕,位于石家庄的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组织农业气象、农田节水、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方面专家,对河北省主要冬小麦栽培区旱情进行了全面考察。
气象干旱≠作物干旱
考察为期3天,分东、北、西三线,沿107国道、省道以三叶草型铺开,行程1500公里,涵盖了河北省冬小麦山前平原和低平原的主要种植区。
在启程的路上,专家首先向《科学时报》记者介绍了气象干旱与作物干旱的区别。农学专家刘小京说,气象干旱指降水量少,而作物的受旱程度,要根据苗情、地域、土壤水分的条件进行判断。目前河北省甚至整个华北平原的冬小麦生产,大多是灌溉农田,如果越冬前进行了合理灌溉,作物旱情应该不像气象干旱那样严重。
农业气象专家张喜英补充说,从2010年秋季的降水情况看,去秋河北等地的降水较多,因此在冬小麦播种前,土壤底墒充足。而冬季正是小麦的“冬眠期”,需水量很少,因此,作物受旱情况要根据田间考察的具体结果来判断。
考察第一站是藁城县。这里的麦田入冬前普遍进行了冬灌,麦苗状况良好,似乎没有受到降水减少的影响。
在衡水市、沧州市,有些冬小麦未经冬灌,干土层达到了10厘米,麦苗看上去较为干青。然而专家表示,到了生长期,这种干青苗在水肥正常供给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生长。
3天,共考察了32个县,土壤和植株取样点38个,各地情况虽略有差异,但与专家们启程前的估计相差不多。
回到石家庄后,考察队迅速对取样数据进行测定分析,对考察情况进行科学总结。总结数据表明,河北全省80%以上的麦田入冬前进行了冬灌,考察队途经的主要冬麦区更高达90%以上。目前冬灌麦田土壤墒情良好,尽管表层存在1~4厘米的干土层,但对冬小麦生长不会产生影响。而没有冬灌的麦田,干土层较厚,出现了旱情。冬灌麦田大约有30%存在龟裂现象。从麦苗长势看,河北省冬小麦总体苗情良好。专家认为,如果今后各方面的管理措施到位,不出现极端天气条件,河北省2011年冬小麦又是一个丰收年。
应急:灌好今春第一水
然而,冀州的一个现象让考察队颇感忧虑。
在这里,出人意料的是,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灌溉。原来这里的灌溉渠已经开始供水。
节水专家陈素英解释说,现在开始灌溉存在一定危险。由于目前气温还较低,如果遇到降温,灌溉的水分不仅渗透不下去,而且会在表层冻住,对作物生长会有危害。
经询问村民,考察队了解到,他们大多也知道现在灌溉有一定的风险,但既然灌溉渠开始供水,用渠水灌溉费用低,一亩地大约需8元钱灌溉一次,井灌却需要28~30元,他们就抱着“渠里有水时尽量用渠里水”的心态提前灌溉了。
为什么现在渠里有水,村民也说不上来,是否由于旱情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我们不得而知。但考察队对这种不太合理的灌溉有些担心。
在回到石家庄后,几个领域的专家经过交流,在考察报告中明确提出:天旱不等于作物旱,“灌好今春第一水”才是科学抗旱的合理举措。
对于目前情况下冬小麦的管理建议,专家在报告中根据具体情况细分了几种对策。总体说来,河北省冬小麦目前大多不需要灌溉,对于未经冬灌、旱情较重且苗干青的麦田,在气温稳定回升到3摄氏度以上,可以进行合理灌溉,缓解旱情。而对那些已经冬灌过的、墒情良好的麦田,春灌第一水可推迟到拔节期。
对于“灌好今春第一水”,张喜英特别向《科学时报》记者解释说,春灌第一水的时间要根据苗情、墒情来灵活应变,适当推迟春季第一水灌溉时间,可以控制春季无效分蘖数量、加速分蘖两极分化,也能使得麦田通风透光好;如果春季第一水灌溉过早,可能会使无效分蘖增多、群体过大,通风透光变差,病虫害更易发生,反而对冬小麦生产不利。另外,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张喜英特别提醒农民朋友,鉴于冬灌麦田部分出现的龟裂现象,春季应及时进行锄划,保墒增温,促苗早发。
对于华北其他受旱地区,几位专家表示,没有经过调查不敢妄下判断,但作物具体受旱情况,必须有科学的实地调查才能得出结论,且抗灾的具体举措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施。
抗灾是一场持久战
天旱不等于作物旱,在这个不等式中,现代农业技术、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从长远看,河北省甚至华北地区抗旱都将是一场持久战。而河北又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这使河北不仅要抗旱,更要在抗旱过程中节约用水。
到2011年1月,河北境内水库总蓄水量不足27亿立方米,大部分灌区无水可灌。全省浅层地下水位比去年同期下降0.52米,深层地下水位下降7.4米,目前有10万眼井抽不出水,或抽水不足,甚至有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
像今年这样的极端天气,在河北省甚至在华北地区,近些年已经成为常态。根据陈素英的回忆,近四五年来,农业资源研究中心都因极端天气派出过考察队进行实地田间考察。除了去年是雪灾外,其余几年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旱情。
面对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多的现象,专家提出:建立长效抗灾机制才是未来的发展之道。其中,科学技术的储备是科学家最为关心的。
以抗灾品种培育看,育种专家张正斌说,育种是一个需要花很长时间来进行的工作,不能等灾情出现才做,而是要作好应对灾情的准备。而抗灾品种的推广力度和政策,也是目前科学抗灾的一个软肋。此前,《科学时报》记者在与其他农业育种专家的交流中也得到类似的观点:我国目前并不是没有抗旱品种,而是在推广上相当艰难,因为抗灾品种在产量上比水地品种低,农民不愿意种。
张正斌说,目前即使那种遇旱抗旱、正常气候下丰产的“旱水兼用”的品种,也会因产量略低于水地品种遇到推广阻力。
对此,河北省人大代表、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中心副主任胡春胜表示,抗灾品种的推广需要政策支持,比如对采用抗灾品种的农户给予经费补贴,国家出钱,最终保障的是国家的粮食安全。此外,在管理、农艺、工程等方面,都需要更多的技术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来进行保障。
《科学时报》 (2011-2-24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