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宁燕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2-18 9:38:16
选择字号:
黄宁燕:对势的比较和变化是情报产生之源

 
竞争,说到底,就是势的比较和变化。势,决定了事物所处的状态。优势劣势比较是竞争产生的依据。中文的“势”字很有学问:“执力”为“势”;不执力,则无势。“势”不是力本身,但是营造了一种“场”。研究天下势,其实是研究各方执掌力量状况。实力增强者,势变强,影响力增大;相反,势小,则影响力弱。天下势从来不会一成不变,而根据各方力量的改变而变化。
 
只要存在竞争,就会有为了解“势”和促使“势”的变化而进行的努力,获取情报便是这努力的一部分。当然,“势”变化的根本还是自己实力的增加,然而,情报会使决策者制定增加实力的计划时更有目标和针对性。比如,为竞赛进行的体育训练,目的是为增强自己的实力,然而竞赛是为了战胜对手,因此较充分了解对手会使训练因为有目标而更有效。再如,各国军备是为增强军事实力,但军备从不是盲目的,而是以势的比较为基础的,军备的目标是为使己方能处于优势或至少达到与对方势均力敌,因此军事情报对于如何决策格外重要。
 
今天,中国“势”渐强,在很多领域与其他国家产生竞争,因此针对中国的各种情报研究升温并愈来愈热门,如军事情报、经济情报、技术情报、战略情报等。究其根本,“势”还是源于“力”。
 
纵观世界情报界产生、发展的历史,从美国中央情报局到今天兴起的竞争情报,世界上的情报根据其使用目的其实只有三大类:第一类是保障安全的情报;第二类是用于战争(或军事)的情报;第三类则是竞争情报。
 
实际上,情报这个词源于战争。而战争其实是对抗的极端形式,是政治斗争在军事上的延续,因而对抗才是常态。但不管是怎样的对抗状态(平常的军事对抗,还是战争对抗),各方首要做到的都是尽量避免处于劣势,保持“势均力敌”;其次便是想方设法获得优势,取得主动。达到这个“避免劣势并获得优势”的目的,首先必须知己知彼。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地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况,至少可以保证不会输;如果同时运用好军事力量,则可能会赢。
 
“知”自己容易,可怎样“知”对方?军事情报应运而生。军事情报就是以军事对抗为目的所获取的有关对方情况的信息。获取情报是为了“知彼”。有关对方的蛛丝马迹都可以帮助了解对方情况,按说都是情报,都应是有价值的。但情报价值有大有小,为什么?因为有的情报可能涉及全局,会直接帮助了解敌我所处相对状态,或敌人的弱点,从而影响战略决策,使己方获得优势地位或及早避免劣势出现;而有的情报只涉及局部或细部,对势或双方地位不会产生影响或影响很小,则其价值就相对较小。
 
在除军事以外的其他领域,如果存在“避免劣势并获得优势”的活动,则称为“竞争”。例如,在体育领域,赛场上的竞争不是为了你死我活,而是获得优势胜利;在市场和贸易领域,相同产品在面向相同客户群体时必然存在竞争。市场竞争的各方捕捉相互间市场形势、技术形势的变化,获取能使自己获得优势或不落劣势的情报,这样的情报可能是关于对手的,也可能是有关行业技术发展的,有时候谁得先机谁就会取得优势。
 
综上所述,情报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势”——避免劣势,获得优势,而不管其获得的是军事情报,还是企业技术情报。因此,从本质上说,情报的产生是竞争的需要。
 
“情报的产生是竞争的需要”这个命题蕴含了另外一个命题,即:如果不存在竞争或对抗,就不会产生情报。比如,一家制鞋企业,如果它不考虑扩张或改行,就不可能与一家家电企业产生竞争关系,也就几乎不太可能去获取一家家电企业的情报。尽管有时制鞋企业也会去了解有关家电行业的情况,但目的并不是为了与家电企业竞争,而是可能为了判断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或者可能企业要更新家电设备等。因此,它获取的情况就只能称为普通信息而已,而不是情报。就是说,信息,即使是有用的信息,也不都是情报;情报只产生在有竞争关系的相关方。中国的“势”让某些国家觉得对自己造成了威胁,它们在很多领域的优势地位受到挑战,所以竞争展开了,自然开始看中对你的情报研究。可以说,势是情报服务的目标。情报产生是竞争的需要,势是情报产生之源。
 
通过以上两个命题——“情报产生是竞争的需要”及“竞争是势的比较和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势的比较和变化是情报产生之源。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11-2-18 A3 周末评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