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美预备学校”到现代化综合性大学,清华已走过整整百年。这一百年来的清华,我们也确实有太多的记忆需要重温。(图片来源www.nipic.com)
●从百年的艰难漫长历史里走过,或者是在新中国诞生的大学,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在一步步探索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
●同宗同源的多个“兄弟”院校同庆生日也成为今年高校校庆的一大风景。而他们在历史上的分分合合,既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隆重还是简朴,无论是高调还是低调,在不同方式、不同色彩的校庆活动背后,我们或许应该从更深层次来思考和探讨校庆的意义。
本报记者 钟华
今年举办校庆活动的高校中,有很多有百年历史的学府,也有许多与共和国同龄的“年轻”高校。
纪念,是下一个征程的起点
4月24日,从“留美预备学校”到现代化综合性大学,清华已走过整整百年。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这个校庆日,这所中国著名学府迎来了海内外五万学子,共同回忆、分享着清华大学在百年历史中的辉煌印记。
这一百年来的清华,我们也确实有太多的记忆需要重温。陈寅恪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座右铭;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中的名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如今依然是清华校训,“终身校长”梅贻琦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因为他们,才有今日之清华,而他们的精神也将影响和烛照着未来之清华。
10月15日,山东大学举办了建校110周年庆祝活动。山东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大学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的多次变革,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院校。地处齐鲁的山东大学以文史见长,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成为山东大学校庆的主题。
同时,也有很多新中国建国后的大学在今年迎来了60岁生日,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这些大学几乎是与新中国一同成长的“年轻”高校。
从百年的艰难漫长历史里走过,或者是在新中国诞生的大学,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在一步步探索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校庆,是一个值得欢欣庆祝的日子,但也更像是一个里程碑,是下一个征程的起点。
“兄弟”院校共庆生日
今年,同根同源的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这四所大学迎来他们共同的115周岁生日。诞生于国家危亡之时的南洋公学,曾支撑起旧中国风雨飘摇的民族工业,也曾哺育了新中国蹒跚起步的众多高等学府,实现了中国现代史上无数个零的突破,搭建起了近代中国迈向现代化的第一座桥梁。100多年沧桑变化,而“敢为人先、与日俱进”这流淌在几代交大人血脉中的精神财富却一直未曾改变。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所说:“交通大学从来不缺乏创新的意识,21世纪是变革的时代,也是创新的时代,它将赋予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引领创新,同时大学通过自身变革,积极寻求保留和传播其学术成就、文化观念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而在北京的清华大学庆祝100岁生日的这一天,台湾新竹的清华大学也在海峡彼岸举行了庆祝典礼。“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同一首校歌在北京清华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的创校10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唱响,响彻两岸的歌声,成为献给清华百年华诞的最好生日歌。
同宗同源的多个“兄弟”院校同庆生日也成为今年高校校庆的一大风景。而他们在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又何尝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何尝不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校庆的色彩
在世界范围内放眼望去,今年也是许多著名大学的校庆之年——香港大学100年校庆、麻省理工学院建校150周年、哈佛大学375周年校庆。
有大陆记者走进港大校园,却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百年校庆应有的大规模宣传,“如果不是特别留意,你都很难发现在校园主要场所标识的这些百年标志。更令人疑惑的是,根据香港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计划,百年校庆活动将历时两年”。事实上,港大举办了多位杰出学人的讲座,带来了世界级学术视野,并延伸开展了“乐善·好师:与杰出学人对谈”、“关社100计划”等活动,动员港大学生、教职员及校友,一起投入世界各地的义工服务,带动全球的港大人贡献社会。
而麻省理工则在官方网站上宣布:“自1月7日至6月5日,将举行一系列盛大的庆祝活动,在持续150天的校庆中,麻省不但要向以往的成就和贡献者致敬,而且将举行严肃的反思活动,思考如何继续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10月14日,哈佛大学有近万名校友冒雨聚集在校园内共庆375周年校庆。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在校庆活动中发表讲话,为哈佛大学许下了三个生日愿望:哈佛大学有一个让所有毕业生都值得骄傲的美好未来;所有哈佛人能够实现教书、学习、扩展新知的目标;哈佛大学能够继续保持其公开、平等的入学机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庆活动也显示出不同的色彩和特点来。评论人曹博林有一个有趣的比喻:“如果为各校校庆活动涂上色彩,北京清华的校庆主调应该是红色的,港大校庆活动是以绿色为主色的,台湾清华校庆的主调是彩色的,而麻省理工的校庆则带着灰色的味道。”
反思是校庆的应有之义
无论是隆重或是简朴,无论是高调还是低调,在不同方式、不同色彩的校庆活动背后,我们或许应该从更深层次来思考和探讨校庆的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他希望,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中国的大学或许更需要像麻省理工那样,多一些反思,多一些追问。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在清华大学校庆前夕,写了一封致清华大学的公开信《大学需要有反思精神》。他建议,我国如果要想真正地建成几所世界一流达到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极少数几所大学,应该给自己准确的定位,走出为国家眼前经济建设服务的传统思维,走进象牙之塔,致力于解决50年甚至100年以后的重大课题,一流大学应当肩负起提高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他还提出了一流大学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校长,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大学精神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值得清华大学,也值得每一个大学思考,而校庆,或许是思考这些问题的最佳契机。
德鲁·福斯特在就任哈佛大学校长的任职典礼上说过一段话:“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是要对永恒作出承诺。”
是的,大学要对永恒作出承诺,而这也正是校庆的意义。
《科学时报》 (2011-12-29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