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盛明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1-12-3 22:43:49
选择字号:
南极百年,探索无限
光明日报:纪念人类抵达南极点100周年

南极冰山

阿蒙森的探险船“费拉姆”号

罗尔德·阿蒙森

罗伯特·斯科特
 
这是地球的尽头,这是世界的边缘,这也是光荣与梦想的顶峰——一百年前,人类的勇士终于抵达了南极点,一百年后,我们还在这冰封大陆上前行……探索永无止境!
 
太阳很低,暖黄色的光线静静地铺洒在雪白的冰面上,仿佛为这极寒之地敷上一层薄薄的绒毛。成群的帝企鹅仿佛优雅的绅士,挺着雪白的腹部,摆动着华丽的燕尾服,翘首望向远处的冰山……这是曾获得200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法国电影《帝企鹅日记》为观众呈现的南极场景——不少人因为痴迷于这些绝美的画面和帝企鹅的有趣故事而对南极心生向往。
 
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成功登陆南极并发现了帝企鹅这种可爱的动物,不过时至今日,去南极探险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只是遥远的梦想。
 
2011年是人类抵达南极点100周年,1911年12月14日,挪威人罗尔德·阿蒙森和他的探险队成功到达那里。35天后,英国的极地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一行于次年1月12日也到达了南极点。虽然斯科特不是登陆南极的第一人,但他在科考方面的成就更大,因此在探索南极方面与阿蒙森齐名。斯科特一行人在返程的途中不幸遇难,但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科考材料,包括化石、日记等,他以生命为代价为后人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死让人扼腕叹息。不难想象,以一百年前的科技水平,深入南极腹地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为了纪念这百年前的壮举,人们牢牢记住了这些南极探险先驱的名字,并对这些敢于挑战自然的真正勇士给予了永远的敬意。
 
凶险之地——南极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二百二十余种,那里还有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漂亮动物——帝企鹅。南极由于气候条件非常恶劣,因而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并且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
 
南极素有“寒极”之称,其平均气温比北极要低20摄氏度,在南极有记录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80摄氏度以下。南极低温的根本原因在于南极冰盖将80%的太阳辐射反射掉了,致使南极热量入不敷出,成为永久性冰封雪覆的大陆。南极大陆还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
 
勇士之争——探索
 
百年以来,挪威人罗尔德·阿蒙森与英国人罗伯特·斯科特的登陆南极点之争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他们二人在抵达南极点的时间上相差一个月,但在探索南极的贡献上不分伯仲,因此,美国1956年在南极建人类最南(纬度高达90度)的科考站时就同时使用了两个人的名字命名,叫“阿蒙森-斯科特站”。
 
其实,阿蒙森与斯科特竞争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公平。当时,阿蒙森虚晃一枪说是要去北极探险,但在路上突然改道冲向南极点。斯科特一行最开始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登陆南极点的计划还有竞争者,他们是在已经登陆了南极大陆之后才知道阿蒙森在鲸湾也扎下了营地。不过,斯科特并没有因为竞争者的出现而改变自己的计划,他没有为了抢先抵达南极点而放弃计划好的大量科考工作,他最终的遇难也与对科考的执著不无关联,这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当然,阿蒙森毕竟还是抵达南极点的第一人,他在极地探索上的出色性勿庸置疑。阿蒙森是挪威人,他于1872年7月16日生于奥斯陆附近的博尔格。1910年8月,阿蒙森和他的同伴们乘探险船“费拉姆”号从挪威起航。经过4个多月的艰难航行后,1911年1月4日,阿蒙森一行人到达南极大陆的鲸鱼湾。阿蒙森在这里进行了10个月的充分准备。在准备工作完成后,10月19日,阿蒙森率领探险队员从基地出发,开始了远征南极点的艰苦行程。尽管遇到高山、深谷、冰裂缝等许多险阻,但由于准备充分再加上天公作美,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阿蒙森一行5人就于12月14日胜利抵达南极点。他们在南极点设立了一个名为“极点之家”的营地,进行了连续24小时的太阳观测,测算出了南极点的精确位置。最后阿蒙森的探险队又成功撤回了鲸鱼湾。
 
相比之下,斯科特就远远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南极探险一开始就遭遇了种种麻烦,首先是被困浮冰20余天,耽误了准备过冬的计划。然后,卸货的时候一台拖拉机掉进海里,加上马匹不适应天气致使他们的补给站没能按计划布置在南纬80度,而是偏北了56公里,这些都成为他们后来全部遇难的关键。斯科特发现比阿蒙森晚了35天到达南极点后心情也比较沮丧,不过返程时,他并没有全速撤退。虽然天气非常恶劣,他们还是偏航进行了不少科考。最终,坏天气、冻伤、雪盲、饥饿和劳累让斯科特一行全军覆没。
 
传承之路——前行
 
时至今日,人类对南极的研究已经大步地迈进了。踏着前人的足迹,我们在南极的科考工作正逐步深入。目前,世界上共有近3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70多个科学考察站,不过其绝大多数都建在南极边缘地区。除中国外,只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几个国家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了内陆科考站。
 
我国的南极科考工作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84年11月20日,我国派出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1985年2月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1988年11月20日至1989年4月10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第二个科考站——中山站。由于我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都在南极大陆边缘地区,20多年来,我国南极考察也大都在这些区域展开。直到2009年,昆仑站的建成,终于实现了我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的历史性跨越。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