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博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1-12-2 14:56:55
选择字号:
送别黄纬禄院士:对于技术,他从来都不保留
所有的挽幅和礼幛上都写有四个字——“雷震海天”,这是对黄纬禄一生功绩的概括,也是他的传记的书名。
今天(12月1日)早上,航天领域上千名同事和后辈在北京八宝山公墓送别黄纬禄院士。这位享年95岁的导弹专家,在中国战略导弹的多个领域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海里升起他设计的导弹
说到黄纬禄,就不能不提到1982年发射成功的中国第一颗潜射导弹——“巨浪一号”。“巨浪一号”的问世,让中国具备了机动核打击能力。在巨浪等重要型号的研制中,黄纬禄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在我国涉及导弹技术的众多学科和技术领域都处于空白的状态下,黄纬禄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关、自行设计关,相继解决了远程和多级导弹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黄纬禄不仅在液体燃料火箭上作出贡献,还开创了中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先河。相对前者,后者机动性更强,是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基础。
从1970年代开始,在没有任何国外实物和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黄纬禄成功地领导和主持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同时,黄纬禄提出“一弹两用”设想,他将潜地导弹搬上岸,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枚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
在伦敦见识了导弹威力
黄纬禄的自传提到,他从小对数学感兴趣。1940年他从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在重庆工作三年后,赴英国实习。正是在那里,他目击了德国V1、V2导弹轰炸伦敦的情景。
有一次黄纬禄还没上班,一枚V1导弹落在了他的工作区。他一到厂,见到自己办公室被炸得破损不堪。他的5个英国同事全部被炸死。
又一天,伦敦博物馆里解剖了一枚没有爆炸的V2导弹。黄纬禄也去参观了,就这样,他偶然成为中国导弹专家中第一个见过导弹的人。但那时他还想不到有一天会从事这方面研究。
1947年黄纬禄拿到英国硕士学位后回国。1956年,中国成立研制导弹的国防部五院。1957年,黄纬禄被调至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后任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尽管电机通信与导弹控制是不同的领域,但黄纬禄还是接受了国家任务,从此兢兢业业。
待遇上严格自律,工作上锱铢必较
“对于技术,他从来都不保留,”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工二院科技委顾问陈定昌说,“只要是他知道的,想到你有用,他都会讲。”工作中,一旦黄纬禄有了好的想法和材料,都会给年轻人打电话,毫无保留。
陈定昌回忆说,在技术问题不彻底解决之前,黄纬禄总是会紧紧抓住问题不放,并引导大家反复讨论,进行充分试验。黄纬禄会把所有人聚拢起来,让大家充分地发表意见。他与人交流技术,总是力求通俗,把难点都解释清楚。
在多年工作中,黄纬禄推崇的技术民主加速了科研进步。他提出的四个“共同”也备受推崇——有问题共同研究,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这已成为中国航天系统的“金科玉律”。
而在生活上,他对自己有“三个三”的要求——
在基地:和大家一起排长队买饭,一起搞卫生,一起扫厕所;
出差:只要能走出去就行,只要有饭吃就行,只要有地方睡觉就行;
用公车:自己私人外出不许用车,接送亲友不用车,家人有事不搭车。
“黄总对于质量控制,要求很细致严格。生活上他是个平易可亲的人。”一位75岁的二院老专家曾在七八十年代与黄纬禄共事,他回忆说,“一次出差我和他住一个屋,夜里他帮我找吃的,给我泡方便面。他总是关照年轻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