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彬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18 8:59:06
选择字号:
《死亡课》填补国民认知空白

《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美]查尔斯·科尔等著,榕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吴彬
 
死亡对于人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很多人不愿意直面它,这其中中国人就占大多数。中国人历来有对死亡回避的传统,甚至是隐晦,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他可能要死了,这个人就会有些不舒服甚至抓狂,他会认为这非常晦气,甚至因此他会真的丧命。事实上,这只是人们各自文化的不同,产生的相应的心理反应。西方人似乎对死亡的理解就豁然得多,这可能也源于其哲学思维的影响,在中国孔子强调“未知生,焉知死”,但是苏格拉底这位西方哲学的先驱却认为对死亡的探索、思考很有意义。
 
《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这本书,通过很多调查和数据告诉了我们关于死亡问题的整个体系,当然这些调查和数据也基本上是美国的,但是从其中能够得知死亡并非单独的事件而是一个体系。死亡不仅仅只有对亲人的安慰,还有对死者临终的关注,这个临终期可能很短也可能比较长,包括对艾滋病、癌症病人的关注。然而死亡不仅仅能够延伸出心理关注,还包括了对死亡原因的分析,通过对死亡人群的具体信息的收集了解到不同人群面临的死亡风险,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减少悲剧的发生,要知道死亡不仅仅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它也将是实践改善的对象。此外,谈到儿童对死亡的理解时,让我回忆起了很多事情。小时候当我和朋友们谈到死亡时,大家都没有恐惧的感觉而是嬉笑了事,但这样的情况很危险,导致后来有两个小伙伴丧命,这与他们的死亡观有很大关系。我认为,要让儿童加深对死亡的理解或者说是恐惧,这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童的死亡率。
 
可以当做一本操作手册来看,也可以当做一本很有哲理的著作,从《死亡课》中确实能体会到一些深刻的理念。死亡对于人来讲实质上是躯体的毁灭、腐朽,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因为死亡完全消逝,一个超越死亡的人不是说这个人抗拒了对死亡的恐惧,而是他认识到了死亡的本质通过它就要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留在这个世上或是留给自己的亲人。作为精英人物不论是政治、思想各个领域,他们都会把自己最为深刻的思想和观点留给世界,以此来超越死亡带给他们所谓的时间惩罚,思想则成为永恒的东西超越了时间。西方人对宗教情有独钟,也因此产生出一种宿命论的认识,即死亡是上帝的安排没有必要进行逆向的抗争,那是徒劳的。我相信自己不是一个宿命论者,但死亡确实是一个无法抗拒的事情,不管用多少手段都要面对的事实,那么就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企图逆水行舟而要顺水推舟,要将死亡在自己心中变得很正常、很自然,就像那个三段论一样:“人总是会死的,墨子是人,那么墨子会死的。”
 
《死亡课》中,虽然还有不少东西有待深入,也并非根据中国社会研究出的成果,但是这本书仍然对我们的死亡观起到很大影响,甚至超出了死亡概念范畴。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但是国民应该加深这部分的认知,才能使死者安详、生者安心。
 
《科学时报》 (2011-10-18 B3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