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郝俊 吴昊 郭勉愈 来源: 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1-10-13 7:59:47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中国诺奖情结综合症该怎么治
“中国人何时才能得诺奖?”虽然每年10月份公布的诺贝尔奖从不重复,但这个问题却多年来始终不变,是媒体追逐的最热门话题,相关报道铺天盖地。
诺奖之热,尤其热在中国。
对这个独特的社会现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欧阳钟灿起了个名字——“中国诺奖情结综合症”。
未得诺奖也有资格自信
“今年屠呦呦能否获得诺贝尔奖,就被热炒了一番,吊起了大家的胃口。”欧阳钟灿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想要获得诺贝尔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更重要的是,科学界的浮躁和社会对获奖的急切心态,更需要好好调整。
事实上,中国与诺贝尔奖曾屡次“擦肩而过”,获得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准晶就是非常好的例证。
中国科学家郭可信先生带领团队,在谢赫特曼的成果发表后不久,即独立观测到了准晶的存在,只惜未能拔得头筹,错失了获得诺奖的机会。但在准晶领域,中国科学家能够与国际前沿科学家同台竞争,在中科院院士、材料科学家叶恒强看来正是“本土科学家”奋力拼搏的写照:“中国科学家并不需要为此太过遗憾。一直以来,我们在准晶的合金学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
欧阳钟灿也指出:“不能浮躁,更不能妄自菲薄,中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虽然诺奖还未降临,但我国科学家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实,国人眼红的,并非诺贝尔奖本身,而是获奖所带来的巨大荣誉和全世界对科学家成就的高度认可。而中国科学家对此完全有足够的理由自信。
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没有拿过诺贝尔奖,但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并不亚于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2002年获得国际上有“环境科学诺贝尔奖”之称的“泰勒环境成就奖”;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所取得的成果更是让许多国家的人们在如雷贯耳的同时还确实填饱了肚子……中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早为世界人民所认可;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获得的荣誉也值得每一个国人为之自豪。
而针对中国迄今未获诺贝尔奖,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伊瓦尔·贾埃弗表示:他因为“偶然”发现了超导体和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而获得诺贝尔奖。“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颠覆性、原创性——诺奖的风格
虽然诺贝尔奖不该被神化,但深入剖析诺贝尔奖的取向风格,对治疗国人的“中国诺奖情结综合症”,以及反思我国当前科技体制还存在哪些不足,很有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 学院院长饶毅对历年诺贝尔奖成果进行梳理后发现,诺贝尔奖的工作,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都有,但偏基础科学,特别是好奇心驱动的科学。
“所有成果都有颠覆性、原创性的特点。”欧阳钟灿指出,“颠覆性是概念的颠覆。如果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是得不了诺奖的。这是最基本的一条。”
而科研工作要实现颠覆性的目标,兴趣是科学家最大的动力。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对已有公论的质疑,都要求科学家要有对科学发自内心的热爱。
由此,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为科学家提供实现理想的舞台,显得格外重要。
饶毅指出,好奇心驱动的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弱项,而现代中国对好奇心驱动的科学重视也不够。如果中国决心要变成科学强国,应该在经济好的时候打下牢固基础,以期避免成为不重视基础科学的技术型国家的痛苦。
“中国需要明确地支持适当比例的、好奇心驱动的科学。这不仅能成为技术的原始推动力,也能提高国际上对中国的尊重。”饶毅说。
“希望这次诺贝尔化学奖能提醒科技界,追求时髦的时候,不要忘了科学研究不一定在什么地方就会有重大的突破。”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董闯说。
科技体制变革将带来强大助力
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申泮文认为,我国科研体制与国外完全不同,科研环境也大不一样,还需要比较大的改革。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指出,科研工作的计划性太强是需要首先改变的一点:“科研与生产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生产企业,其生产计划也需要根据市场不断调整。更不要说是科研了。”
对此,叶恒强同样认为,真正独创性的发现,并不一定在特定的计划项目当中,而肯定是在不断的长期积累中出现。他建议,我国的基础研究应当获得科研资金的长远支持。同时也需要有一些判断,“哪些领域的科学家适于从事长远的基础性研究”。
叶恒强希望,在当前的科研体制中,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科学家也能够得到长远而稳定的支持,安心冲击具有独创性的科学前沿。
可是,科研体制的变革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
欧阳钟灿指出,学风问题各个国家都有。我们的科研体制尽管还存在不足,但应该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过去文章很少,现在文章数上去了。而且有些基金项目也允许调整研究方向,说明我们的科研体制在进化的过程中。大家千万不要着急,还是要先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他建议,我国下一步科研体制改革的方向,首先是要改变资助比例。“现在我国的研究支持经费30%由国家拨款,70%必须通过申请和竞争。而在有些科研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两个比例基本上是反过来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不能用发表在什么档次的杂志上来评价科研成果。“文章的寿命要比影响因子更加科学。”
此外,我国应该放长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周期,对基础研究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很多基础研究,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取得进展。给他们定每年要发几篇文章的指标是一种没有道理的做法。”
“现在最重要的是,科学家和社会公众不要浮躁,有关管理层也不要浮躁。继续走好我们自己脚下的路。”欧阳钟灿说。
《科学时报》 (2011-10-13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