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秀广
射线是人们谈之色变的无形杀手,然而为了“驯服”它,却有人倾毕生心血与之“亲密”为伍。他就是我国放射毒理学专家——军事医学科学院吴德昌院士。
“当科研的试验场和人生的实践完全被‘艰苦’折叠在一起的时候,骆驼给了我莫大的人生启迪:昂起头,莫停留,走出了沙漠是绿洲。”
广阔的西北戈壁是进行核爆炸的理想场地,但环境和实验条件异常艰苦。不过,较之于射线伤害给人造成的无形压力,生活的艰苦反而显得微不足道。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吴德昌和他的队友坚守在西北戈壁,即便在一次执行任务的事故中与死神擦肩而过,脑震荡后遗症影响至今。他和同事甚至在核试验医学保障和生物效应试验中,深入远超出辐射剂量安全限值的爆心回收实验动物。
就这样,他们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他们在国内首次阐明了落下灰的沾染规律;研究出了对粮食、蔬菜、水等具有高效价洗消与除沾染的措施及阻吸收和加速排出的药物;编写的《放射性的监测与防护》和《裂变产物放化分析》手册为提高辐射防护能力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些成果都是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争的法则不能用市场价值来评判。如果我们今天不作出点牺牲,把那些重要数据搞准,那么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我们的人民和战士就会付出更惨重的生命代价!”
在吴德昌的著作、访谈中,有一个化学元素的名字出现频率极高,那就是“钚”。它蕴涵巨大能量却桀骜不驯,爆炸所形成的放射性气溶胶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并造成伤害。吴德昌在这种风险中依然进行着对钚的研究。由于研究的开创性,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更不用说成熟的设备供应。为了实验需要,吴德昌甚至需要直接手工研磨这种物质。
就这样,吴德昌带领他的团队,在肺微剂量学、致癌的靶细胞之一肺泡Ⅱ型细胞、肺门淋巴结肿瘤发生提示淋巴系统的重要性等方面实现了理论上的重要创新。在实际应用方面,他们提出钚致肺癌评估的危险系数,为钚作业人员的危害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结合核装料生产现场的需要,提出有效、简易的防护措施。
“毒理学和辐射防护学耗尽了我几乎毕生的心血,我总想在有生之年,将它们做得更加完善。如果苍天假我以时日,我必把这些课题做出来!”
1994年,吴德昌从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作为军人,他实现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将军梦”;作为科学家,他披上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红绶带。但吴德昌并未急流勇退。他把目光瞄向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延伸出的“环境基因组计划”,开始致力于“电离辐射诱发细胞恶性转化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并将核辐射导致肺癌的机理与危险度估计作为主攻方向。
吴德昌和助手们在基因研究方面打开了一个缺口,找到了30个相关的基因,其中15个被世界基因序列数据库收录,并解析了部分基因的功能网络和作用机制。通过筛选,找出了一个3360碱基对的全长基因,据推测可能是蛋白激素酶类的癌基因。
这就是吴德昌,他用五十年与射线的“握手”,谱写了一个行者不懈进取的辉煌。
《科学时报》 (2011-10-13 A2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