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11 8:14:16
选择字号:
马普“典范”:创新合作模式适应科技发展
——来自中科院国际合作的系列报道
 
□本报见习记者 冯丽妃
 
1974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的合作已走过近40个年头。
 
从最初的人员交流开始,发展到共同进行项目研究,共同支持青年科学家小组和伙伴小组,直到双方共同组建研究所和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中科院与马普的合作是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之间最成功的科技合作。
 
2004年,在中科院—马普学会科学合作30周年的庆典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时任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均致贺信称赞中科院和马普学会的合作是国际科技合作的典范。
 
然而,成熟的合作模式一开始并不存在,中科院与马普学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3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创新的合作方式。
 
科技合作破冰
 
1972年,中德建交打开了两国合作的大门。
 
1974年4月,马普学会主席吕斯特教授访问中国科学院,递出双边合作的橄榄枝。然而,彼时的中国尚处在“文化大革命”中,德国也处于东西分裂状态,当年的人员交流不到10人次。
 
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状况都不令人满意,德国人为何要开始与中国的科技交流呢?30年后,联邦德国教研部国务秘书杜登豪森博士的一番回答阐明了德国人的深谋远虑。他说道:“我们不但看到中国科研的数量,还看到中国科研人员的质量。通过交流建立起相互间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开展经济领域内的合作。目前两国在汽车、化学、化工等领域内的合作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1976年,一场特大的陨石雨降落吉林,引起世界科学家的关注。然而赶赴现场的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手段和方法有待提高,德方科学家有成熟的技术,没有陨石样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需求产生了平等互利的合作。 中方科研人员到马普核物理所、化学所一干就是好几年,后期还结合博士生的培养。德方已不只满足于一般的分析,取得中方同意后取出最大一块陨石的岩芯进行分析。
 
1978年,中国科学院和马普学会正式签订科学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双方每年的交流数额为240人月。这个数字当时是十分令人赞叹的。中科院当时用完这些数额没有一点问题。德方却远远不能用足交流数额。如何体现平等互利呢?
 
“要想宝换宝,就得珍珠换玛瑙。”这是改革开放后,时任中科院院长方毅在全院第一次外事工作会议上发出的强音符。开放就是要打破过去的许多束缚。德方首先选择了在古生物、哺乳动物等领域与我方交往,共同挖掘采集化石,到德国进行分析、测试。后来双方还多次联合对冰川、沙漠进行考察。
 
1984年,中德马普合作10周年之际,马普客座实验室在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建立。当时洪堡基金会、克虏伯基金会投入27万马克购置生物研究领域需要的先进仪器,马普学会提供科学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试剂。
 
这是一种新的合作机制,客座实验室面向院内外招聘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由此开始“开放、流动、联合”的运行机制。中国青年生物学家得以迅速成长。
 
90年代的联合培养
 
上世纪90年代,中德双方的合作在中国改革开放、东西德合并的时代大潮中乘势而上,尤其是中国科学院1998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中德科技合作有了重要进展。
 
1994年,中德双方在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建立第一个独立的“青年科学家小组”,这种新建制的国际合作方式,通过公开选拔优秀青年科学家组织科研活动与担任小组组长,为我国培养学术领军人才。
 
第一任小组组长在全球公开招聘。来自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典、美国等国的37位申请人争相竞聘这一职位。获得美国杜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裴钢最终通过国际评审,脱颖而出。
 
“千金买马骨。”裴刚曾用这个典故来形容人才引进的重要性。他认为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一定能凝聚更多优秀的人才。裴钢在第一小组工作结束后不久就被任命为上海 研究院院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后,中德双方又招募了胡庚熙、周金秋、徐国良等一批优秀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到2000年,双方已设立了6个青年科学家小组,联合培养出一批领军型科技人才。
 
由于中科院与马普学会在诸多领域的科研合作愈来愈紧密,双方决定在条件成熟的研究所成立中科院与马普学会伙伴小组。双方共建了9个伙伴小组,在合作协议范围内优先给予支持。
 
伙伴小组的成立密切了中科院研究所与马普学会研究所之间的联系,还涌现出一批青年学术带头人。
 
例如,中科院与马普学会成立的第一个伙伴小组——金属研究所伙伴小组,自1999年创立以来,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研究工作,连续在《科学》上发表了3篇文章,申请10多项专利,在国际纳米材料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该小组组长卢柯研究员于2003年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
 
“我个人与德国科学家在过去12年的合作中受益匪浅。作为年轻的科学家,这样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卢柯在马普合作30周年大会上发言时说。
 
面向21世纪的伙伴合作
 
21世纪的前10年见证了中德科技合作的新格局。面对世界科技的突飞猛进,中科院与马普学会的合作不断深入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2002年3月,上海交叉学科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参照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和德国柏林高级研究院的模式,把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通过学科交叉和融合,探索和发现新的前沿学科领域和新的学科增长点,努力成为产生原始创新思想的孵化器。
 
2003年,中科院与马普学会针对当时的非典疫情,联合开展对SARS病毒的检测与防治研究,及时为攻克SARS病毒提供科技支撑。
 
此次合作也催生了中科院和马普学会在计算生物学领域共建研究所的想法。2005年10月,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正式揭牌。这一由德国马普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联合资助、共同管理的国际化研究机构,也是双方合作最大、最全面的“项目”。
 
时任中科院上海 院院长裴钢说:“它将引入马普学会一套比较成功的管理经验,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同时,由于双方选取了当前 最前沿的‘计算生物学’加以紧密合作,这将对今后几十年我国 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中科院与马普的科学合作呈现出机制化、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合作步入成熟、稳定的发展轨道。双方的学术交流项目已经扩展到马普所属研究所的各个研究领域。从天文学、材料研究、生物科学、数学,到生态系统和心理学研究,涌现出了包信和、卢柯、景益鹏、张柏春和薛红卫等一批领军科学家。
 
正如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吕永龙所说:“与马普学会的合作,已成为中科院国际合作的‘典范’。经过近40年的发展,合作不断深化,模式不断创新,双方已建立起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中德科技合作模式也已被广泛应用于与其他机构的国际合作。”
 
《科学时报》 (2011-10-11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