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瑞哲 冯瑶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1-1-20 15:09:29
选择字号:
500万这样分,心平
王振义:450万用于学科建设,50万归课题参与者共有
 
87岁的王振义院士上周五刚刚赴京捧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9日便来到校园与大学生面对面。作为科学家,王振义将一种恶性白血病细胞奇迹般地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使之“改邪归正”;作为老校长,王振义告诉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医科生们,他这一生就是跟自己对着干的一生,从本为名利到无谓名利,始终择善而从。
 
“国家最高科技奖”本是一个个人奖项,但很多人还是关心高达500万元的奖金归谁?
 
王振义在济济一堂的师生面前,直言相告:500万元中,450万元归上海交大医学院,把钱花在血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还有50万元,是相关课题、项目参与者共有的。王振义当场对院校领导说,参研人员中还有中山医院一位教授,遗憾的是他已过世。因此,王振义已将这位教授的那笔奖金托付其生前单位。“正确对待每一位合作者,我的心就平了。”
 
这早已不是王振义第一次分配奖金,他一直坚持这样的集体至上原则。即使早年拿到以美元结算奖金的国际奖项,即使当时的外汇是那么“值钱”,他也照样如此行事。
 
王振义坦言,自己年轻时从医的原因有二:一是医生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二是医生钱赚得多,待遇不错。追名逐利也许是人的本能,就连青年王振义也未能免俗。然而,60多年的从医生涯,让王振义把自己的原始动机克服了。
 
他有一套理论:“原我”—“自我”—“超我”。原我,就是本性,可能是不善的,甚至恶的。王老笑言,这就如自己从小自私,好吃的要先吃、多吃,就如自己出于名利双收的目的考上医学院。但他这辈子都在与“原我”作对,不断改造自己,端正自身思想和行为,变“多为自己想”为“多为别人想”,逐步发展出一个真正的“自我”。历经数十年积累,王振义一次次地发现病人经他治疗起死回生,也一次次地发现“自我”,渐渐领悟医生绝不是追名利的职业,而是这个世界上最仁爱的职业。
 
当然,比“自我”更高的境界是“超我”,对于医生,那就是为病人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有外国名医做到了,但我并没有做到。”
 
“我的一生就是管好自己的一生。”王振义用了最通俗的例子说明,从小事开始“管好自己”并不难,就像他自己很喜欢吃肥肉,但吃了第一块,就决不再吃第二块,因为做医生的他知晓高胆固醇对健康不利。
 
可事实上,许多时候“管好自己”很难。从“名”来讲,科学家总要碰到论文署名的问题。曾有一篇重量级学术论文,从544例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验证王振义提出的血癌细胞诱导分化理论,课题组都希望王振义的名字出现在“第一作者”位置。但王振义坚持课题执行者应署名最前,其他人都不赞同,最后王振义干脆不署名。
 
对于“利”,医科生们问得多的还是医生收入问题。王振义表示,医生收入是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关键在于认清从医的本义,他把自己的经历概括为一句话:一个方向一个心,一种药治好一种病,“在主方向上不分心,我的方法才治好多种白血病中的一种”。王振义毫不避讳地说,医生“收红包”是这个社会环境下的怪现象,有些医生忘记了传统的从医誓言——要拿出时间为穷人看病,分文不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