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7 9:00:25
选择字号: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能源领域获奖者代表掠影
 
1月14日上午,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正值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盘点和交接的时期,本届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过项目,分布在我国科技工作各个领域。这既表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高,更体现出科技奖励制度服务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导向作用。
 
据国家科学技术部的初步统计分析,能源、交通、国防建设领域获奖项目的水平明显好于往年,农业和粮食安全领域、医疗和生物技术领域获得高等级的项目也比往年多。
 
企业在科技进步中的主体作用也进一步显现:在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由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8.2%,而且中小型科技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达到了28%,这表明企业对科技创新更加重视,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14日下午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举办的获奖人员集体采访活动中,《科学时报》记者见到了8名获奖者代表。他们中有3名来自能源领域,其中2项能源获奖项目直接来自于企业攻关。
 
政府对能源问题的重视,科学界对战胜能源危机的信心,企业参与能源技术创新的热情,在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奖项分布上可见一斑。3名能源研究领域的获奖者从各自的科研领域出发,分享了他们获奖背后的故事。
 
50年缔造大庆神话
 
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在今年登上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领奖台。这是今年国家颁发的特等奖里唯一的通用技术项目,也是继青藏铁路工程后,2000年以来第二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通用技术项目。
 
事实上,大庆油田对这个奖项并不陌生。1985年“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和1996年“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均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这次的特等奖,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宜林来说,却格外来之不易。
 
“石油是化石能源,产量递减是不可避免的规律;可大庆油田作为中国工业的一面旗帜,如何延缓产量递减,保持高产、稳产,一直是我们攻关的重点。”王宜林说。
 
诞生在1959年的大庆油田,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累计采出的原油共计20.7亿吨,占同期全国采油量的40%,对整个国家、大庆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大庆油田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后期,采油难度大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国家原油供应,成为萦绕在王宜林等人心中的头等大事。
 
“所以我们面临的技术难题和以前几次都不一样,这次获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科技攻关成果最大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全体攻关团队最大的鞭策,我们很受鼓舞。”王宜林说。
 
针对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面临的油气资源接替不足、产量递减大、储采严重失衡、地面系统投资和能耗剧增等问题,攻关团队自主研发了多层非均质大型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精细到0.2米单砂层级剩余油多维定量表征技术,创新形成了以完善单砂体注采关系为核心的精细高效挖潜技术系列,有效控制了水驱产量递减,累计多产油2681万吨。
 
团队还首次建立了聚合物弹性驱油理论,自主创新了采出液低温集输、加密井简省集油等工艺技术和设备,形成了新一代降本增效地面工程技术体系,累计节省工程建设投资40.95亿元,节约能耗240.9万吨标煤。
 
攻关队伍本着“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精神,硬是将大庆油田主力油田采收率提高到了50%以上,远远超出了国内外同类油田10%~15%的水平。
 
目前该成果已成为大庆油田工业化应用的新一代技术,保证了4000万吨以上稳产目标的实现,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推进了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石油化工、机械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不仅如此,目前国外与我国达成战略合作的五大油气合作区,也开始使用大庆油田的一系列新技术。“我们的技术也可以到国外去应用了,这标志着我们完全依靠技术引进时代的结束。”王宜林表示。
 
一抹阳光照亮人类未来
 
10年前,一家不起眼的民营企业在无锡市悄然成立。在之后短短的5年内,这家企业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先河,率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到2009年,它又一跃成为全球该领域企业的领头羊。
 
现在,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大名,在业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本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尚德公司凭借着“基于高效率低成本光伏发电技术的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摘取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尚德公司立足自主创新,建立了产学研高度合作、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和体系,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引领了我国高效率低成本光伏发电技术和光伏产业的发展。
 
公司副总裁张光春把这些成绩归功于企业核心人员的理念:“从2000年施正荣博士从澳大利亚回国创办尚德开始,加盟我们企业的核心人员,大都是从科研院校里出来的。因此尚德里商人的气息比较淡,我们推崇的理念,是要通过扎实的技术来实现赢利。”
 
经过10年的埋头苦干,这群认死理的读书人终于将自己心爱的企业发展成为我国光伏产品制造领域的排头兵,在江苏省形成了以尚德为龙头的光伏产业群,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和材料、产品、装备制造基地。目前已有江苏林洋、常州天合、无锡尚品等多家光伏企业落户江苏,并带动了无锡乃至全国光伏产业和上下游产业发展。
 
“创新平台的建设提高了整个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光伏产业的竞争力。”张光春说,“继尚德之后,先后有大约15家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与热闹的光伏产业相比,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学家、长江学者王如竹等人做的事情,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加息息相关。此次他们的“太阳能空调与高效供热装置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该项目经过多年攻关,王如竹等突破了太阳能空调和供热装置与系统的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发明创新。
 
他们突破了太阳能空调技术的瓶颈,发明了太阳能硅胶——水吸附制冷机和太阳能两级转轮除湿空调,解决了利用集热器产生60℃~90℃热能实现稳定制冷空调过程的难题;发明了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装置。利用太阳能集热和热泵循环,有效吸收太阳辐射热以及环境中的热量,实现供热系统高效稳定工作。
 
目前该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产品性能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推动了行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该项目还集成创新了太阳能采暖、空调、自然通风与热水供应复合能量利用技术,并获得规模应用。
 
该项目共获发明专利授权17项,制定了2项太阳能标准。三年成果应用累计产生经济产值6.2亿元,增加净利税1.01亿元。发明成果在生态建筑、低温储粮、世博场馆、皇明太阳能集团等应用,取得了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节能减排是我们国家的同等大事,尤其在最近两三年来,国家给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科学家更多的机会。”王如竹说,“今天获得这个奖项,是国家对我们的肯定和支持,我希望在未来我们的这项技术能够在更大规模上进行推进。”
 
战胜能源危机,我们行
 
在采访中,各个能源领域的专家均向《科学时报》记者表达了他们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迎接未来能源挑战的信心。
 
“中国的油气资源总量不小,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小,人们对能源资源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王宜林坦承,“如何解决能源资源的保障问题,也一直是中国石油产业的重中之重。我们针对大庆油田4000万吨以上级别高产、稳产所做的技术攻关,都是为了从地下采出来更多的石油。”
 
整个“十一五”期间,中石油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了30亿吨,平均每年6亿吨。而在天然气方面,王宜林盛赞了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技术的飞速发展。2009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830亿立方米,2010年增加到950亿立方米,另外还有各种类型的非常规天然气。
 
“所以如果要问中国的油气资源还有没有,我会告诉你还有。”王宜林说,“只要我们瞄准问题,进行持之以恒的攻关,满足国内经济增长的需要,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
 
张光春则呼吁科学界和公众高度重视能源问题。他说:“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下,对新能源的开发,是全人类必须要正视的事情。在我们现有的能源还能支持人类发展的时候,要抓紧时间搞新能源技术。如果现在还不着急,等我们发现了更好的替代能源时,恐怕已经没有能源支撑我们进行研究了。”
 
张光春认为,能源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和政治层面。“我曾听到一些美国人说,中国人不可能过上像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我认为,如果我们中国人想过上像美国人、欧洲人一样舒适的生活,就必须要解决自己的能源问题。而只要有新的思想,国家支持创新,我相信我国的新能源技术一定会发展起来。”
 
王如竹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在未来20年将会有非常大的发展。“拿太阳能行业来说,目前它在中国总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中只占到了1%,但这个比例也说明,太阳能在未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王如竹认为,太阳能产业的突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在家庭中的使用还不是太普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第二,面向建筑的太阳能采暖与空调设施,发展空间更大;第三,上海交大最近启动了面向工业的太阳能应用项目。“在石油、化工、食品、烟草行业中,差不多有50%的能源要求80℃~200℃的热,这些都完全可以靠太阳能来提供。”王如竹介绍说。
 
“我希望再过10年,太阳能在二氧化碳减排中的贡献量能达到5%甚至更高。通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我们可以作更多实实在在的贡献。”王如竹最后说。
 
能源问题是世界也是中国的热点问题。正如科技部高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志敏所言:“未来,能源紧张的状况会出现,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都会一直存在。但我相信,有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在,能源问题不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
 
《科学时报》 (2011-1-17 A3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