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丽华 单舟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6-27 11:41:44
选择字号:
武大国学院院长:国学热背后是常识缺乏
 
“现在热播的电视剧对白中常出现‘你的内人’、‘我府上’等词语。还有一位博士生给导师寄贺卡,竟然写的是‘某某先师收’。”在6月25日举行的武汉大学国学院揭牌仪式上,首任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提醒人们注意国学热背后的常识缺乏和精神缺失。
 
郭齐勇教授说,曾经有一位大学教授写过一本关于老子《道德经》的大学通识教育读本,其中对“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中的“如享太牢”的解释竟然是“像坐大牢一样难受”。作为一个国学教育者,这样的“笑话”让他感到“很难为情”。
 
他认为,近几年,我国出现“国学热”,反映了国民对国学的渴求,应该正确地因势利导。《论语》、《老子》等国学典籍不能“戏说”、“俗讲”,而是要“正讲”,而正讲的前提就是要读懂,不能错得太离谱。
 
据介绍,武汉大学国学院是目前国内仅有的拥有“国学”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教学研究单位。国学本科试验班已连续10年招生。其要求学生能熟练阅读中国古典文献,同时要求至少掌握两门外语。郭齐勇将之形容为培养一些“读古书的种子”,并能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真正将国学传播出去。
 
另一方面,他很重视国学教育的“草根性”,比起形式,继承国学精神更为重要。他小时候,家里人自己都吃不饱,母亲依然会把热腾腾的饭盛给乞讨的人吃。国学不仅是一门学问,它还是全社会的终极关怀。民间有“善根”,基于国学典籍的文化认同和伦理共识对当今社会能起到精神安定和心理疗伤的功能。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则认为,“国学热”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观,也代表了中国意识和中国价值的觉醒,有积极意义。国学不仅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是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一种文化身份认同。他认为国学应有时代内涵,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国学的意义和期待都是不同的。过分追求经济发展使人淡薄了人类文化的价值,而转向表面的东西,真正的国学应该把人的生命放进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