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0-5-23 12:49:04
选择字号:
《侨报》文章:中国教育最缺“传经”人
 
5月22日《侨报》文章《中国教育最缺“传经”人》称,改革中国学界的“官念、官气和官风”刻不容缓。
 
近日,中国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派出百名高校高管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学习培训。教育部官员解释,此举旨在学习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开阔高校管理者的国际视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触动中国官方做出这一决策的大概是近年国际上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高校排名,让国人引以为傲的北大和清华“成绩”一路走低给中国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然而,培训计划一经公布,教育部不但没能获得舆论赞许,反而招致“公费出国旅游”的质疑。
 
每期培训的总时间为24天,其中在海外实际研修学习的时间只有21天。显然,期待在这短短的三周时间就能扭转中国高校的管理机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官念”,无异于痴人说梦。
 
事实上,大陆高校已有不少高管和教师已在美欧国家进修学习了数年时间,这些人一回到中国,似乎就如“泥牛入海”,立即被一种无形的、却是强大的势力包围而“销声匿迹”。
 
有学者近日批评说,中国的教育体制依旧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教育行政管理当局的权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空前强化。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校的行政化现象非常严重,以致于有人将高校比作官场。
 
民间有笑话称当今的中国大学是:“校级领导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一些学校的管理人员、勤杂人员比教师还多。不少教授也热衷挂个什么“长”的头衔——所长、院长、校长、研究室主任、系主任、中心主任一大堆,似乎没个“官衔”就没身份没地位、办不了事。
 
原本以“学术自由、独立创新”为安身立命之本的教师们如今已习惯了对上级的服从和谨言慎行,更有甚者还学会了拍马溜须、趋炎附势、贪名求利。这也成为中国学界近年来频曝腐败的根源所在。
 
如何改革中国学界的“官念、官气和官风”已刻不容缓。因此,选送高校管理者赴海外培训并非坏事,而且100人不是多了,而是太少。问题是这样的研修决不能流于形式,或者变成官方的一场“政绩秀”。
 
中国教育真正缺乏的不是“西天的真经”,而是扎扎实实、不折不挠将那些“真经”落实到行动的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