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健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5-20 9:14:12
选择字号:
中国科协举办“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报告会
四专家就热点科学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
 
[科学时报 王学健报道]“气候变化科学争论和质疑的焦点在哪里?转基因技术将来能否培养出带有6条腿的西瓜,应该如何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不理解和畏惧心理?”这些是5月17日中国科协学术报告会上的精彩内容。在这次主题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的报告会上,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四位知名专家,就防灾减灾、转基因作物、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疫苗免疫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与评价。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表示,近年来,公共卫生安全、转基因技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地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问题引起公众普遍关注。正确引导公众对科学技术相关问题的认识,代表科技界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发出声音、表明态度,这是中国科协的重要职责,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史培军:我国应对巨灾的能力没有明显改善
 
“这是一张玉树地震的评估范围图,它是国家恢复重建的重要决策依据。然而,就是这样一张地震评估图,在汶川地震后一个多月科技界才拿出来。这次玉树地震我们在两周后就完成了。说明什么问题?每次灾难后,科学家应该学得更聪明些,当然政府更应该学得聪明些。一些资料表明,我国应对巨灾的能力没有明显改善,对付小灾的能力大大改善。”在学术报告会上,史培军针对政府和科学家应如何从灾难中汲取教训提出了建议。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近年来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巨灾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为巨大的损失。加强对自然灾害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建立政府—企业—社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体系,尤其是巨灾防范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史培军在总结灾害及巨灾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加强综合减灾”和“防范巨灾风险”两大策略,以应对自然灾害,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林敏:消除妖魔化转基因的影响需要社会共同努力
 
转基因是天使还是魔鬼?转基因食品安不安全?林敏的回答是前者。林敏说,实际上自然界转基因现象随处可见,而劳动人民在很早的时候就利用了这种转基因现象——传统杂交方法来进行新品种培育。
 
林敏称,转基因育种是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的延伸、发展和新的突破。它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相同之处是都对基因进行转移,不同之处是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界限,实现更为精准、快速、可控的基因重组和转移,使定向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在抗病虫、抗逆、高产、优质等性状改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有巨大发展潜力。
 
言及备受关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林敏强调,迄今尚未发生具有科学实证的转基因食用和环境安全问题。投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最严格的安全评价、最透彻的研究。“对未知事物,科学尚不能回答的一些东西,公众有畏惧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科学家、管理部门和媒体要共同行动起来,消除公众疑虑。”林敏说。
 
2006年,中国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列入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2009年农业部颁发了1个玉米品种、2个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证书。中国现已初步建成独立的转基因育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转基因作物研发的整体水平领先于发展中国家,水稻、棉花等转基因作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已形成特色优势并进入国际前列。
 
罗勇:对气候变化的争论是科学发展的推动力
 
“自2009年11月以来,国外媒体陆续‘披露’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表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多处评估内容不实、论据不牢或引用文献不正规等问题。”罗勇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关于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争论与质疑”的焦点所在。
 
罗勇说,其焦点和科学不确定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近百年气候变化观测事实证据的完备性、人类活动与自然因子作用的相对贡献大小、气候模式和利用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可靠性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的严重程度等方面。
 
罗勇认为,这些问题一般都集中在个别论据的可靠性方面,并不能推翻其主要评估结论,不会从根本上影响IPCC及其评估报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更不足以影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和合作行动。客观来看,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争论是正常的。对于气候变化及其成因与影响的不同看法和观点之争,将推动气候变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才能解决或减少气候变化科学的不确定性,但我们不能以此否认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不能否认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艰巨性和现实性。
 
梁晓峰:消除公众对疫苗安全性信任的疑问
 
在会上,梁晓峰作了题为《中国疫苗免疫现况与挑战》的报告。他回顾了我国开展免疫工作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前景等。
 
梁晓峰说,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免疫规划全面展开以来,疫苗在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据估算,针对儿童传染病的疫苗减少了3亿多人的发病,针对传染病的疫苗减少死亡400多万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疫苗的国家之一,已经达到将5岁以下儿童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流行率降到小于1%的目标,乙肝疫苗的接种减少了大约1600万~2000万的HBsAg携带者。我国开展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临床试验,不仅在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临床试验,而且科学规划、周密部署人群大规模接种工作,使甲流疫苗在我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梁晓峰表示,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扩大乙肝疫苗接种范围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流动人口和薄弱地区的免疫预防工作仍面临挑战;对于脊灰灭活疫苗、EV71疫苗、肺炎疫苗等在中国的使用,还需要评价疫苗的有效性和开展流行病学、成本效益分析和收集监测数据。同时,要开展结合疫苗、联合疫苗的研发和使用;要提高社会对免疫预防的关注度,还要消除公众对疫苗安全性信任的疑问。
 
《科学时报》 (2010-5-20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