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望打破发达国家气候—经济影响评价一言堂格局 |
多国气候保护政策模拟系统发布 |
|
由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长期资助完成的一款政策模拟软件,有望打破发达国家在减排政策的气候—经济影响评价方面的一言堂格局,争取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言权。
11月29日,也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新一轮谈判在墨西哥坎昆市开幕的同一天,有关这款政策模拟软件——“多国气候保护政策模拟系统”的发布会在京举行。
该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王铮领导的课题组研究人员,和华东师范大学地理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组成的政策模拟中心开发完成。该软件由C#语言写成,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据课题组介绍,当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评价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趋势,进而根据这种趋势作出气候预测,并根据既定的升温控制目标,讨论各排放国家的责任。然而,目前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报告采用的气候保护评估软件,无一例外都是发达国家研究的,它们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排放机制,并且把这种机制套用在发展中国家身上。
例如,用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率估计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率,既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技术进步快的现实;也忽视了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增长获得技术进步的“干中学”机制所带来的降低能耗的客观现实。这些忽视高估了发展中国家未来的碳排放能力,从而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更多约束。
另一方面,传统模型忽视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多国GDP溢出机制,这种机制使得“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带来全球经济的增长。对“金砖四国”等世界经济火车头国家的过分减排要求,可能带来世界经济的衰退。在世界遭受经济危机一再打击的情况下,必须给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国家以尽可能的发展空间。“多国系统气候保护政策模拟系统”的开发,就是根据发展中国家这种现实需求提出的。
“多国气候保护政策模拟系统”的技术核心是LRICES(Learning by doing multi-Regional dynamic Integrated model of Climate and Economy with GDP Spillovers)模型,它保持了国际通用模型的核心Nordhaus等的RICE模型结构,增加了技术进步差异性、“干中学”和GDP溢出功能,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世界气候—经济结构,同时刻画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内部机制,更好、更科学地反映了气候保护的政策作用。
基于“多国气候保护政策模拟系统”,课题组建议了一种全球减排方案,即:至205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80%;苏联地区和其他中等发达国家比1990年减少50%;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从2025~2030年开始减排,至2050年,中国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约28%,其他发展中国家排放量比2005年平均下降约20%。在该方案下,至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在450ppm以下,至2100年全球升温将控制在2℃以内,有效实现了全球气候保护的目标;至205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碳排放分别为0.51吨碳和0.43吨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减排支付的累积GDP损失率分别约为1.6%和0.8%。课题组认为,该方案符合全球减排行动中所倡导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具有减排有效性和公平性。
此次发布活动是在同一天举行的经济与环境分析中的政策模拟与地理信息技术学术研讨会上进行的。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南大学等20余家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政策模拟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和气候保护的政策模拟两个主题开展了讨论和学术探讨。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方新参加会议并讲话。
方新认为,政策模拟一定要关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把政策作为一门科学,以科学的研究作为基础,为政策的制定和重大决策提供参考。在进行政策研究的过程中,要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政策模拟很有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在方法上不断进行创新。
《科学时报》 (2010-12-01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