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兆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1-19 9:18:11
选择字号:
杜兆勇:11位教授在为北大争取什么权利
 
日前,北京大学11位教授致函校长周其凤倡言改革本科招生制度,凡2252言,其文美,其理透,其情切。周其凤回复完全同意改革倡议,但又引入同仁、校友参与讨论程序。
 
改革本科招生制度,打碎高考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魔杖,对北大同样意味着砸碎锁链,获得解放。有自由之身,方可成就宏大伟业。一句话,自主招生权利落实,北大自治可期,才有希望赶超世界一流大学。
 
个人自由落实到法人即为自治,属于自然权利。高校自治乃世界通例,其来有自,日渐发达。然中国高校丧失自治权久矣,办学自主权虽法有明文却不得其实,更遑论学术自由权、讲学自由权等,以至于本科招生制度为病久矣,越发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11位教授发声乃是高校自治主体正常行使权利的一种表现,是教授治校的演练。
 
知识密集是高校的特点,高校是生产知识的地方,不管是知识的活的载体——毕业生,还是专著、学术论文等的产出,都要求高校治理结构不同于一般的科层制结构的垂直安排,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结构用脚投票,而是教授治校。若不如此,不足以抵抗或排除现代外部社会或国家对高校的渗透或侵入,高校的行政化弊病即是国家对高校渗透或侵入的突出表现,高考更是国家对高校自主招生权的严重侵犯,是对高中生和高校的自由选择权的双重侵害。
 
11位教授的大建议书激进吗?不,还保留着高考的生命,让它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最后一定要走向高校自主招生,高考自然终结其历史使命。这里的自主招生当然意味着高校可以单独招生,也可以与其他高校联合招生。这样,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就可以实现,产品的进口关就把住了。通过联合招生还可以消除民办、公办高校之间的壁垒,有利于高校之间的竞合,重现西南联大的盛况。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向应该是落实高校的自主权,主要是自治权,也就是使高校成为教育权利主体,而不是主管部门直接掌控教育资源,连哪一个科目多少学时都要硬性规定,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死抓住不放。教育主管部门以后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服务、监督管理,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有人担心高校自治会不会演变为知识霸权,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理顺了外部关系以后,高校会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竞争主体,自主处理内部事务,教授会、学生会等内部机构也会逐渐走上正轨,校友会、理事会或者校董会也将大有可为。国家也可以少花钱办大教育,社会力量将喷涌而出,未来之私立大学甚至会远胜昔日南开、厦大。如此说来,周其凤将来信交于同仁、校友广泛讨论,察纳雅言,颇具深意。
 
11位教授致校长书看似温柔一刀,却又是腰斩高考、启发高校自治权之壮举。希望从教授中来的周校长能够效法洪堡,从善如流。(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10-11-19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