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中国院士第14次全体会议举行 |
探索大科学时代的科技发展模式 |
73岁的蒋正华在这座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旁边的2层小楼有了自己新的办公室,然而这座小楼承载的使命却不仅仅是几间办公室。
日前,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中国院士第14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近80位院士和来宾共聚一堂,商讨欧亚发展与科技合作大计。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蒋正华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席邦杜尔等出席会议。
世界科技重组 中国彰显实力
2006年,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曾在“两会”期间呼吁,中国需要争取国际组织总部前来落户。
据统计,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国际组织有4万余个,但只有寥寥几个组织的总部设在中国。难怪会后几位中国院士纷纷感慨,这次国际欧亚科学院将总部秘书处落户中国,实在难能可贵。
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拥有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澳洲等46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名院士、通讯院士和荣誉委员,他们都是来自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家。
1996年,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宣告成立。国际欧亚科学院先后11次选举出中国院士、通讯院士及荣誉委员(包括港、台和外籍华裔科学家),共计134名。他们之中有近1/3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其他国际科学院及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除了在俄罗斯、中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外,国际欧亚科学院还设立了3个区域中心,即欧洲区域中心、欧亚区域中心和亚太区域中心,其中亚太区域中心涵盖了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版图中最为厚重、最具活力的亚太范围。
成立14年来,中国科学中心在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影响和地位不断增强。在本届院士大会之前不久,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主席团决议由蒋正华出任国际欧亚科学院执行院长,并在北京设立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秘书处,中国科学中心常务副主席汪光焘出任秘书长,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刘遵义出任亚太区域中心主席。
作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在贺信中也表示,中国院士份额不断增强,执行院长由中国人担任,在北京设立秘书处,这些都说明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在国内外科技合作舞台上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接见了以邦杜尔为首的国际欧亚科学院有关领导,表达了北京市加强与国际性科技组织合作的意愿,以及对国际欧亚科学院秘书处(北京)成立的支持。
别具一格的科学家共同体
14年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在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探索科技发展模式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并在开展国际合作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受到国内外科技界同行的关注。
蒋正华在大会工作报告上将中国科学中心14年的发展经验总结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向。向外看,是加强中国科学中心同总部以及各国科学家的关系,使其能在更大维度上发挥作用。向内看,是增强自身的立足点,强化融合院士智力和汲取院士智慧的平台,使中国科学中心以一种新的姿态自立于国际科学组织之林。
与一般意义上的国立科学院不同,国际欧亚科学院是一个自主管理的科学家共同体。中国科学中心则于2009年经批准成为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的一个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
解决了法人和性质问题之后,中国科学中心开始积极筹措资金。目前中心筹集的捐赠款项共计2600万元人民币。此外,中国经济交流中心四川地震研究分析项目3万元美金的研究经费也已到账。
沿承非政府组织(NGO)灵活的管理模式,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态势。
比如今年5月,新疆吐鲁番的生态新区建设项目开工;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科学中心与欧洲科学院共同发起了“城市卫生的未来论坛”,成为世博会重大学术活动之一;10月,中心主办的“中美地震科学与减灾研讨会”在京召开;11月,中心还将在香港组织“数字城市群建设和管理”学术研讨会。
在聚集院士力量方面,中国科学中心迄今已涌现出3种类型的院士工作站/室:一种是专业性的,如吴清玉牵头的郑州心脏诊治院士工作站,一种是地域性的,如广州院士工作站,一种是学术群与地域结合式的,如北京城市科学学部院士工作站。
蒋正华表示,这3种类型院士工作站的出现,为进一步探索如何发挥院士智慧提供了初步的实践经验。
对于未来中国科学中心的发展战略,蒋正华透露,中心近期要积极参与和承担“十二五”规划的国家任务,继续加强中心的重要工作。同时,中心还要梳理出战略发展的路线图;总结学部和院士工作站/室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凝聚院士智慧的组织形式;拓展咨询的力度和层次,为智库建设铺路;履行国际责任,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科学时报》 (2010-11-05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