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海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1-2 9:37:44
选择字号:
刘海峰:高校更名不足为奇

 
大学是大学教师赖以安身立命的所在,是大学生心驰神往的人生驿站,也是大学教师和毕业校友的精神家园。作为大学的代表符号的校名,应该有相当的稳定性和继承性,尽量不要更改。不过,揆诸中国高校的历史与现实,可以看出,更名是许多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很可能发生的事情,中国多数高校曾经更名。
 
自清末民初创办近代高等学校以来,中国的高等学校受社会变动和战争的影响,更名和变迁就已很多。1949年以后,由于受政治的影响和管理体制的制约,高等学校的聚散离合特别频繁,存亡绝续变化多端,院校更名层出不穷。
 
中国老牌大学经历过影响院校更名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第一次是民国初年,1912年、1913年颁布的法规,将“学堂”改称“学校”,如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这次改朝换代几乎使所有高校经历了一次改名。第二次是抗日战争时期,许多高校内迁,其中有一些著名大学组建联合大学,如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等。第三次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高校进行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系科分立和合并,相应地也出现了许多院校更名。第四次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当多的高校进行了合并重组、升格变迁,又出现了大量新的校名。
 
不过,在校名前增减“国立”、“省立”、“公立”、“私立”等字眼,只是表明高校性质和办学归属,而不影响高校的实际名称,因而不属于我们讨论的更名问题范围。但即使不算此类变动,中国多数高校的更名也是相当频繁,有许多历史较长的大学曾经过多次甚至十余次的更名。例如我主持过校史论证的湖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都有过多次改名的历史。
 
更名问题与院校本身的变迁密切相关,在高等学校受到社会动荡和政治干预的强大影响,历经各种磨难、不时中断调整的情况下,院校频繁更名便不足为奇。因此,中国高等学校的校名也就变得十分错综复杂,有些不同的高等学校曾有过相同的校名。例如,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与现在的上海大学并无关系,抗战时期的延安大学与现在的延安大学是两码事,今天的南昌大学将校史往前延伸与40年代的南昌大学挂钩,引起很大的争议。可见,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高等学校可能名同而实异,或名异而实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面对院校合并、升格、发展中的更名要求,如何选择校名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自从1992年5月扬州大学成立以来,到2000年底,大陆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院校合并,涉及包括大部分名牌大学在内的400余所高等学校。近年来,还不时有一些省属高等学校进行合并。在这些院校合并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并后的校名问题。
 
校名问题通常是高校合并中的重要因素或关键问题,因为原有大学若在合并中改名,实际上意味着这所大学在建制意义上的消亡,对长期在这些院校服务的教员的归属感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除了人员安排、校区分离、学科整合等问题以外,无法构想出各方都满意的校名一般是阻碍大学合并的主要因素之一,甚至是无法实现合并的首要原因。例如,一度研议过的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的合并,无论如何发挥聪明才智都不可能构想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新校名,更何况名牌大学的任何更名都会造成无形资产的严重流失。
 
合并院校新的校名,通常是重点名牌大学兼并一般高校,综合大学兼并单科性高校,涵盖面宽的大学校名兼并涵盖面较窄的大学,或者是两者的相加。在合并过程中,一些原来很好的校名取消了,如杭州大学、江西大学等,而某些新兴大学却很希望能使用这些好的校名。为了不造成混乱并给毕业生原有文凭的认定造成麻烦,现在通常不允许使用或者规定10年内不得使用并校前曾经存在的大学的校名。这样,又造成部分优质“校名资源”的空置浪费。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入,原有许多单科性高等学校新设了许多新的专业系科,有些高校的新设系科数和在校学生数已占全校系科和学生总数的半数以上,以至有“师大非师,农大非农”等说法。于是行业性或单科性高等学校纷纷要求更改校名,去掉行业字眼而改换成综合大学名称,这已成为近年来中国高教界令人瞩目的热点现象。
 
在大量行业性工科高校纷纷成功更名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独立的师范和农业教育体系,除非发生院校合并,长期以来一般不允许单所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更名。因此,目前,单科性院校更名问题在师范和农业院校中特别突出。师范与农林院校的更名是一种历史现象和一种国际现象。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当一些师范和农林院校非师非农专业和学生数已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甚至80%以上后,校名有时已成为部分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些非师非农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包括申请和承接课题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院校强烈要求更名的情况下,从长远来看,更名限制必然要有所松动。如何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因素,与时俱进,处理好师范院校与农林院校的更名问题,是将来迟早必然要面对的一道难题。
 
由于每年都有一些院校升格,还有部分学院更名为大学,有的更名好似城头变幻大王旗,令局外人摸不着头脑。因此,高校更名宜慎重。不过,另一方面,人们也应该认识到:无论你多不喜欢看到高校更名,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更名还将不时出现。
 
《科学时报》 (2010-11-02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