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赫娉 来源:网易探索 发布时间:2010-1-28 14:00:00
选择字号:
探索人类“阅读”能力:是天生还是后天进化

 
把一堆随意的符号转化为一段生动的体验,这实在是人类所能拥有的最神秘的经历。人类大脑中的阅读功能究竟是后天进化的产物,还是在5000到10000年前人类发明出来的东西,考虑到这些难以回答的问题,阅读这种经历就更加显得神秘了。
 
眼睛在一片布满了黑色标记的白纸上扫视,然而,此时的读者有可能在阅读《时代》杂志的书评中迷失了自己,也可能被某部小说所迷惑,又或者警惕地思考着恶意辛辣的文学批评。
 
法国认知科学家斯丹尼斯拉斯·代哈尔尼(Stanislas Dehaene)给我们揭开了“阅读”这一神秘能力的秘密。代哈尔尼提供的解释包括了人类有试验复杂东西的资质,以及渴求细节的潜意识。这个解释在他的著作《大脑中的阅读》有所展示。代哈尔尼的解释听起来很具科学性,然而要理解起来却并不容易。虽然不能对他的著作全盘吸收,但只要读者能仔细研究,就会从他的著作中得到应有的收获。
 
代哈尔尼的解释从描述人类复杂的神经元回路开始。人类的神经元回路致力于把标记符号转化为思想。随后,他从苏马文铭文,埃及象形文字,古希腊罗马字母和中国汉字出发,解释了阅读是如何发展,人类孩提时代是如何学习阅读以及诵读困难是如何让阅读变得困难的等一系列问题。
 
每当你在一个网站上完成了认字测试,你其实上是在向阅读中大脑所体现出来的复杂性和微妙性致以无意识的敬意,即便是最先进的垃圾邮件发射器也不能像人脑一样认知字母,就更不用说去识别出隐藏在字母后面的意义了。认知学告诉我们,即便是谈话,观看以及记忆这些最简单的经历都涉及到复杂的大脑运算。现在代哈尔尼的研究又证明了阅读也涉及到复杂的大脑运算。
 
除阅读外,代哈尔尼还提出了另一个关于人类本性的论调。在他的著作《大脑中的阅读》中,代哈尔尼采用了“修辞天赋”这样一个概念。修辞天赋概念是50多年前由著名语言学家纳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的,并由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等在内的进化心理学家推广了该概念。代哈尔尼认为阅读受制于天生和固定的大脑结构。大脑结构只拥有很少的灵活性,而恰恰是这很少的灵活性发展出了人类前所未有的阅读技能。
 
然而,人脑具有两种不同天赋。乔姆斯基认为人类一出生就具有特定的由基因决定了的神经和认知结构,这种结构远远超出了一般性的学习机制。第一种天赋在认知科学领域成为确立了的智慧。人们知道,大脑并不是空白一片。
 
另外一种天赋十分重要,它涉及到人类思想的历史和未来。乔姆斯基同样认为,第二种天赋会给人类思想施加限制。进化心理学家回应了乔姆斯基这一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现在的大脑其实和远古时期以集体打猎为生的祖先并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人类现在的大脑边缘区域有了些小修补。
 
许多科学家并不赞成第二种天赋的观点。同时,新一代的认知学家和神经学家也都开始纷纷拒绝接受该观点。过去几年,计算机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了能够学习技能的机器。机器在学习技能后能作出真正意义上的新发现。认知学家发现,人类孩童时期的学习方式其实和那些机器相差无几。同时,神经学家发现,大脑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具有弹性——大脑更容易受到经验的影响。大脑具有很精细的结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大脑固然不是一张白纸,但大脑里的内容也并没有刻写在石头上。
 
对第一种天赋的证据,代哈尔尼给出了精彩的、令人信服的描述。在《大脑中的阅读》一书中最有趣的一个章节,代哈尔尼指出,人类写下字母所用的形状和灵长类动物用来辨认物体的形状相对应。毕竟,我们可以用一个胡乱写下的符号为”Tree”这个单词首字母的发音进行编码,而不一定非得用T这个字符。实际情况是,在世界上存在的多种语言中,我们都能发现各种语言书写符号的形状是惊人的相似。
 
研究发现,字母T的形状对猴子来说也尤为重要。当一只猴子在文字里辨认出了字母T的形状后,猴子很可能会认为这种形状是指某种物体——猴子甚至还有可能会抓取并吃下这种物体。猴子大脑中有片特别的区域负责辨认形状。而人脑中也有相似的区域负责处理字母。代哈尔尼在书中给出了一个精彩的描述,他认为人类大脑中的这些区域在阅读时被“重新回收”了。他在书中写道:“人类文字中字母的形状很大部分不是人类发明的。这些区域在我们的大脑中一直休眠了几百万年。直到人类发明了写和字母,人脑中的这些区域才被重新发现。”
 
我们的大脑经过进化,已经能精妙的适应阅读。然而,这一论断看起来却与第二种天赋相矛盾——即所谓的刻写在石头上的天赋相矛盾。代哈尔尼对乔姆斯基认为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受限制活动的观点也表示支持。进一步说,乔姆斯基认为,“人类能掌握新的文化发明,但这些文化发明必须要和人类大脑的结构相适应。” 尽管如此,乔姆斯基却并不是十分肯定自己的这个观点正确与否。比如,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已经进化到能处理相对称的字母,例如字母对p和q, b 和d,灵长类动物会认为这样的字母对是一样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小孩还有诵读困难者在区别这些相似的字母上会遇到极大的困难,解释了人类非凡的“镜像阅读”和“镜像书写”能力。许多小孩会自发的反向阅读和书写单个字母,甚至是整段文章。
 
但是如果阅读被大脑天生的结构限制住了,那么你可能会认为人类从不会运用b和d之类的字母对。相反,代哈尔尼在其著作中展示了大脑是如何的进化出一种能力,以应对字母中出现的对称。进化中的大脑在处理带有不同含义对称字母的过程中会重新调整“线路”并克服对称盲点。
 
是的,自打出生我们的大脑就具有很精细的结构。但是我们的大脑也容易受到经历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早期的经历。人类重新塑造自己生活环境的频率要比其它任何一种动物都高。人类拥有很漫长的孩提时代,并且青少年时期的大脑可塑性很强。每一代小孩都在自己父母创造的新环境中长大,这就意味着每一代人类的大脑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重塑。因此,人类的思想可能在仅仅几代人的时间里就经历急剧的改变。
 
这会带来希望,还是悲观的论调?苏格拉底担心阅读会破坏人类的交互对话能力。他是对的,阅读和谈话确实不同。古时候的媒介渠道,比如演说,歌曲和剧院等因后来书写阅读的发明而经历了重大改变,好在这些古时候的媒介渠道并没有被书写和阅读取代。对我们这些一闻到图书馆气味就会激动的阅读爱好者来说,这也许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吧。
 
需要指出的是,旧的大脑到新的大脑,父母到孩子,传统到革新,这些在时间洪流之中的演变和进化本身就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也许是最深奥的一部分。这无可避免有着其悲剧的一面。作为父母的我们同样也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向我们不能企及的将来走去。最后,需要肯定的是,阅读,学习,超链接,大脑永不停歇重塑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将是更多希望。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