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12 10:07:21
选择字号:
一小时与几十年——国家科技奖部分获奖项目的背后
 
[科学时报 王静报道]1月11日上午10点,人民大会堂奏响了国歌。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得者代表佩戴红花依次走上铺着红地毯的领奖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颁奖仪式仅1小时。然而,这1小时里,饱含着科技人员的艰辛与追求,见证了中国科技事业长足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孙家栋下午在北京友谊宾馆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说:“我非常荣幸参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50年发展。通过与同事们的并肩战斗,共同努力完成了国家赋予的使命,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今天,我的心里很不平静。航天是大科学工程,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需要人民的支持,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航天工程起步之初,我们的水平很低,国家工业基础差。通过自主创新,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火箭走向了国际市场,发射了美国最先进的卫星。在西昌,火箭发射成功后,一位华裔老人说:‘中国的火箭能飞多高,华人就能走多远。’当时,我还年轻。记得小时候,在上海,我们用的是洋火、抽的是洋烟,仅仅几十年,我们取得的进步全世界有目共睹。这样的变化使我很激动。发展、创新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今天,我们进步了,但也要看到差距。目前,与发达国家比,我们的材料、设计技术等各方面还存在差距。但我相信,我们会取得更好的业绩。”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欧阳自远介绍,绕月工程让中国人第一次走出了地球。这项工程论证了10年。自1993年~2004年,从可行性报告、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到实现第一目标的报告,修改了五六次。2004年终于立项,国家投资14亿元人民币。2005年是技术攻关年,2006年是决战年,2007年首发成功。绕月探测的成功,使我们获取了大量关于月球的数据资料,其中一部分是其他任何国家不曾有的资料。目前在月球上发现的资源——氦,就理论计算而言,可以解决地球上未来的能源问题。
 
接受集体采访的还有各行业的获奖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李云庆介绍,“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的创建及其在镇痛机制和治疗研究中的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个项目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创建了两种神经病理性痛实验模型,推动应用交感神经阻滞专项技术治疗各种顽固性疼痛患者7410例,有效率超过90%。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钱崇澍等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是4代科学家历经45年完成的,包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在内的146个单位参加,由312位作者、164位绘图人员完成。全书共有5000多万字,总计80卷126册,包括9080幅图版;记载着中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采集和查阅植物标本1700余万份;发表新属243个、新种14312个;提出了一些类群的新分类系统。《中国植物志》是中国植物资源的“国情报告”,增加了“经济用途”、“物候期”、“物种生境”、“地方名称”等,使植物志的成果更具实用价值,为了解我国野生植物的生存状态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中国植物志》已成为我国植物学最重要的工具书,对东亚乃至世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合作及学术交流。
 
《科学时报》 (2010-1-12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