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所交大管理者纵论大学使命:大学应积极推动社会进步 |
|
大学植根于社会之中,大学的学术、教育、人才、创造,又为社会的发展集聚力量。从这个层面来看,大学对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近日,五所交通大学的管理者就这一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人才
徐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通常大家都说大学有四大使命:第一人才培养,第二科学研究,第三服务社会,第四文化引领。这么说显然是不错的。但是我们真地就认识到了大学使命的本质吗?我看未必。这些年来,我们对这几大使命的本质认知,不再是保持一个“等量齐观”的关系,而更多应打造“一体两翼”的关系。这个“体”就是人才培养,这个“两翼”,一是科学研究,另外一个是服务社会。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的根本使命,终极的使命,就是以科学研究活动和服务社会活动来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此外,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使命。
卢天健(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的确,人才是大学使命的根本。
人才培养方面,西安交通大学一直在尝试:20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一直坚持办少年班,我们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和中国科大继续在办少年班的学校。2006年开始,我们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钱学森实验班;同年,我们开始仿照牛津和剑桥实行了双院制,也就是学院加上书院两个轨道的培养。最终目的是把本科生也包括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上去,所以我们没有扩招,即使扩校之后我们到现在还在缩编,现在我们本科生的招生规模只有3700人。
做好了人才培养工作,学校才能持续不断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因此,我们在科研方面强调为国家目标服务。这几年成果很大,目前国家16个科学专项,由我校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就有两个。在服务社会尤其在产学研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包括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成立了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效果非常好,使得我们的科研成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大学要勇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产业更新
陈春阳(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书记和卢校长对大学使命阐释得非常好。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使命。落实到不同大学,具体方法和途径不同而已。西南交通大学是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西南交通大学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在轨道交通发展这方面全面发挥全校的整体力量。可以用三个“大”来形容:“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
大项目方面,学校整合了在国内一直名列前茅的土木、机械、管理等学科,在京沪高速铁路、大型桥梁、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等大项目的关键技术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起到了关键作用。
“大平台”方面,学校在原有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正在申建中国西部唯一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这是相关领域国家基础研究的最高平台。同时,学校在“5.12”地震以后,正全力报建陆地交通抗震与减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这些大平台和大项目的结合,为国民经济的重大需求提供支撑。
“大团队”方面,学校在牵头完成京津铁路项目所有科学研究实验时,组织了上百个团队在现场进行实验。在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学校有十位老师在沿线现场担任指挥长和指挥长助理,这是我们产学结合的典范。我们通过和京沪高速公路公司联合,派出十位老师到现场工作,每位工作一年以上,来结合重大工程进行攻关,那么这是大团队。为国家轨道交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做出了我们应有的努力。
吴重雨(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校长):西南交大的成绩的确辉煌。我觉得高校在产业发展上也扮演着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年如果不是台湾新竹交大建的半导体实验室做出了台湾的第一颗电晶体、第一个集成电路、第一个激光、第一个电脑,那我想是不会有其后台湾的产业发展的。
高校应该处在产业的尖端,培养很多人才,人才的培育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我想:每一个交大其实都有它的特色,而大学就是应该结合产业,帮助社会培育出世界领先的企业。这是我们大学共同的希望。
新竹交大正是因为有科研的创新,所以才能带动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在新兴的科技领域,新竹交大的教授、老师、同学往往有研发方面的创新和突破,然后他们就进一步把这个创新突破带到产业界去,通过创业或者是透过人才培育,让产业界得以发展。
推动社会发展的大学和她的学生必须具备责任气质和道义精神
徐飞:我们特别强调在高校培养人的时候,大学必须有一种担当,有一种责任,有一种使命。知识分子说学习有三种境界,一种是学以致用,第二种是学以自知,第三种是为己之学,也就是说学习是我生活、生命的一部分,骨子里面、血脉里面的一部分。如果你有这种做学问的真性情的话,还怕成果不能诞生吗!还担心中国大陆不能诞生诺贝尔奖学者吗?我们今天的读书人非常的浮躁,我们应该静下心多一点对做学问的尊敬。这不可能是来自于外在的激励。所以,我们大学应该建立一种最高的追求,我们要肩负责任和道义。
卢天健:我在国外多年,如今回国,感慨良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这三十年走的非常不容易,但是走过来、挺过来了。今天的中国和三十年前相比,精彩无比。但是作为一所大学,国家的重点大学,我们无论怎么样发展,我们的核心价值,我们的人文精神不能丢。或者是说我们除了让学生学到能力或者知识之外,现在尤为重要的是在德育方面要让我们学生学得更多。德育为先。
更新教育模式、建设管理制度是大学发展的必然
卢天健:大学的发展,必须在更广大的视野里吸取经验和营养。最近两年,西安交大做了一些尝试,实行书院制度。这借鉴于剑桥大学。当时我在剑桥既是工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王后学院的一位院董。工学院是专业学院,王后学院就是书院。当时,我在工学院充当一种父亲的角色,非常严厉,上课要求学生不能超出规范。但在书院里面,我又充当一种母亲的角色,十年里每年管二十个学生。每周用两个下午与学生见面,过问他课业学术方面的问题。这是牛津和剑桥在世界上独特的双院制,我觉得非常好。
我希望把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经验,结合我们百年老交大的优良传统来集成、创新。我相信经过国家三十年的发展,我们回来一大批的人才,还有更多的要回来。今年我们和上海交大被国家列入首批九所拔尖大学生培养计划,我们也正在整改我们的整个培养方案,总的原则就是要把我们的大学教育,真正迈向一流。这是我的梦想,能不能实现不知道,我希望,有信心,但是我有生之年能不能做到,不知道。
颜吾佴(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大学要发展,除了教育教学,同时必须重视管理。我认为大学的管理理念归根结底还是四个字,就是科学民主。
这个科学是管理科学。它的核心是要调动每一位教职员的内在积极性,激发每一位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的迅速,规模迅速扩大,但是我认为这其中对于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关注还不太够。
我们经常喜欢说所谓现代大学制度或者理念。我个人认为所谓的现代大学制度也好、理念也好其实都离不开中国的国情。因此我们要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考虑如何建立现代化的大学。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校园也是一个小社会,所以我想和谐社会的理念其实搬到校园来也是合适的,简单地说:师生员工要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我想这要求我们做大量工作,从管理方面,包括分配方面,包括职务的评比、晋升方面,还有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等等各方面,激发出校园里不同群体最大的积极性,并让他们得到比较理想的回报,并因此能够和谐相处。
我觉得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如果不能够落实到科学管理,通过发扬民主来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办学水平的提高可能就是一个比较缓慢或者更加艰难的事情。我想这方面还有很艰苦的工作要做。
徐飞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西南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先后任上海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上海展望集团总裁。2002年6月起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
卢天健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博士;曾任英国剑桥大学Reader和讲席教授、英国剑桥大学皇后学院院董、学术总监。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陈春阳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西南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获湖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曾任铁道部科技司副司长;铁道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曾获詹天佑铁道科学发展基金第三届青年奖、铁道部火车头奖章等荣誉称号。
吴重雨 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校长
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电机资讯博士后。擅长纳米电子与超大型集成电路、包括混合讯号电路与系统设计、生物芯片、射频集成电路及电脑辅助分析。
颜吾佴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北方交通大学应用数理系数学专业毕业。第八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历任助教、系团总支副书记、书记、校团委副书记、书记、校党委副书记。“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