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 扬州大学校长。1954年2月生,江苏仪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5月任扬州大学副校长,2002年1月起任扬州大学校长。先后被国家教委、省教委授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曾荣获江苏省“红杉树”教育奖金奖。
● 大学生要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必须做到“学之以恒”;大学生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必须做到“行之以德”。
● 合并高校要加快内涵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学科水平上去了,其他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矛盾才能迎刃而解。
● “分类指导”,就是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充分考虑各学科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对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科学分类,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使各学科在不同的发展平台上快速发展、协调发展。
● “强化综合”,就是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宽广的学科环境,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与特色,通过交融、渗透、支撑、互补,使不同学科产生碰撞和共振,推进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从大学时代求学于此,到如今执掌校务,扬州大学校长郭荣将他30多年的人生行旅与扬州大学的发展重合到了一起。这30多年也正是扬州大学这所百年老校沐改革开放春风,聚合升华、勃发新机的30年。他见证、参与,继而领导了关乎学校当代发展命运的一系列精彩蝶变。
中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潮把扬州大学推到了当代中国高教事业发展的最前台。如今站在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阶段,被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的扬州大学如何顺时而变,乘势而上,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建设“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日前,扬州大学校长郭荣接受了《科学时报》的专访,畅谈他的思考和见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郭校长的对答几乎是一气呵成。
大学精神是一流大学的“软实力”
“大学精神是高校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源泉,是大学的安身立命所在,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郭荣认为,要提升办学水平,增进核心竞争力,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资源集聚的层面上,而要更进一步地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大学精神这一“软实力”。
早在20世纪初,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在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即扬州大学的源头时,便确立了“忠实不欺、坚苦自立”的校训,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坚韧的性格、吃苦耐劳的作风和独立自主的人格;上世纪90年代,扬州大学实质性合并办学伊始,学校确立了“求是、求实、求新、求精”的校训,现已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本世纪初,郭荣对扬大精神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和解读,提出了“学之以恒,行之以德”的校园精神新表述,冀望借此提升扬大精神的内涵。
郭荣说:“大学生要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必须做到‘学之以恒’;大学生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必须做到‘行之以德’。”
郭荣认为,现代大学教育的主体是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塑造人。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大学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营造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在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倡导师生“学之以恒,行之以德”,既与学校百年传统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更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理念创新,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文化意蕴。
“建设高水平大学,需要大楼、大师,更需要大学精神,这三者缺一不可。”郭荣强调,“彰显大学精神,以其来熔铸师生的文化人格,倡导并践行治学尚严,持之以恒,修身立德,知行统一的良好风气,使其渗透于学校的生命之中,这既是学校的‘软实力’所在,也是我一贯倡导的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要增强社会适应性
在郭荣看来,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培养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已为社会广泛关注。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
郭荣认为:“针对本科生、研究生不同的培养层次,都有适应性的问题,只是侧重点不同。”本科生教育重点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应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硕士生,要求能够系统地掌握专业、学科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对博士生,要求掌握特定学科专业知识,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创新的能力。
郭荣告诉记者,当前,扬州大学正围绕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主要是合理调整公共课和基础课学时,重点增加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到企事业单位一线实践锻炼;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增强学生实践活动的同时,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聘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专家或知名企业家,充实教师队伍,改善任课教师的队伍结构,通过外聘教师的讲课、讲座,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对于研究生教育,扬州大学正大力实施省、校两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积极构建研究生培养的大学科体系,重点建设研究生学术创新中心;加强培养环节管理,强化论文开题,严格学位论文答辩;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博士生出国开展研究或攻读双学位,让研究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以拓宽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国际学术视野,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针对扬州大学长期以来存在的“优势专业不热门,热门专业无优势”的状况,郭荣提出了“以优势专业支撑学校,以热门专业发展学校”的思路,对人文、理学和农学等优势专业,举全校之力,加强科研条件建设,重点在学科建设、服务社会与研究生培养上强化优势,力争在省内乃至国内同类高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科学、工学、医学等热门专业重点扶持,加大投入力度,使之在本科生培养上尽快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大力拓宽学校发展空间,积极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尽快形成优势专业更优、热门专业渐优的发展态势。“这既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郭荣说。
推进学科交融 提升整体水平
回顾扬州大学10多年的改革发展,郭荣感触颇深:“扬州大学的合并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正是合并办学,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展望扬州大学的未来发展,郭荣满怀信心:“合并高校要加快内涵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学科水平上去了,其他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矛盾才能迎刃而解。”
扬州大学组建后,学校拥有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等11大学科门类。在郭荣看来,学科门类齐全是扬州大学宝贵的资源优势,但各学科的发展基础、发展水平不平衡,这样校内学科间的沟通、交融、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综合性大学的框架基本构建后,学校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学科水平上,并确立了通过学科群建设,来促进学科交融的学科发展思路。“我们希望将相关学科组建学科群,来推进学科交融,打破学科壁垒。”郭荣说。
郭荣介绍,扬州大学合并后,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调整院系布局,以体制改革促进学科融合。实行“校院两级建制、校院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减少了管理层次,为学科、专业建设创造了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在重组学科布局结构的过程中,学校着力推进多学科组合,跨学科嫁接,如将分散在不同学院的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合并组建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使理论学科与工程学科融为一体;将烹饪营养与食品工程专业有机组合,构建加工、营养、餐饮一条龙的“大食品”学科。郭荣表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催生了新的学科增长点。”
学科体系的建立为学校未来发展搭建了较好的学科平台。“十一五”期间,扬州大学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支持下,参照“211工程”三期建设的要求,按照“交融创新、集成优势,突出重点、引领发展”的思路,重点建设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控与公共卫生、作物分子育种与现代化生产、动物生产与畜产品安全、功能性绿色材料、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6个学科群。
“在新一轮学科群建设中,我们更加注重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求的结合,更加突出学科的交融和优势的集成。”郭荣说,“我们希望通过对6个学科群的重点建设,在巩固和提升优势学科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学科的整体发展,从而打造学校学科创新体系,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扩大社会服务贡献
100多年来,扬大人薪火相传,秉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发展理念,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坚持科技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多年来,扬州大学组织科技人员在机械制造、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领域转化推广科技成果600多项,开展技术联合攻关1700多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心系“三农”、服务“三农”,是扬州大学百年不衰的优良传统。学校依托学科力量,坚持以项目为纽带,以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通过从规划、建设到生产、销售一条龙“套餐式”农业科技服务,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学校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合作,通过组织“千户结对创业”、“专家——农户结对扶技”等活动,众多农业专家长期深入农村一线,现场指导农户种植、养殖,帮助农户解决技术难题,带动周围农民共同致富。
郭荣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扬州大学还将围绕江苏建设‘教育强省’和‘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积极参与组建校企联盟,联合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组织科技力量,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沿江、沿海开发战略,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努力提升学校科技服务能力,扩大社会服务贡献。”
坚持“分类指导、强化综合”的基本思路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扬州大学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之上。郭荣认为,扬州大学文、理、工、农、医各学科开始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并逐渐形成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局面,体现出了“1+1﹥2”的合并效应。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扬州大学既面临着社会需求不断上升的发展契机,也承受着竞争日益加剧的巨大压力。对此,郭荣表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抢抓发展机遇,以推动学校的新发展。”
郭荣指出,“十五”以来,学校按照“分类指导、强化综合”的思路推进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创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工作、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学科建设方面仍要继续努力,尤其在传统学科的振兴、优势特色学科的巩固、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着力处理好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传统和特色的关系。
郭荣说,今后,扬州大学将通过“分类指导、强化综合”来“发展工科、提升医科、振兴文理、强化农科”,促进文、理、工、农、医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这是扬州大学合并办学10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发展,是“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指导学校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工科、振兴文理、强化农科、提升医科”,就是加强工科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提升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扩大文理科的传统优势,强化文理学科在综合性大学中的支撑作用;巩固、提升农科的强势地位,扩大农科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覆盖面和贡献率,并以
与技术学科的优势带动医学学科的发展壮大。
“扬州大学是合并办学的高校,各学院在合并前存在诸多差异,虽经合并办学10多年的磨合与发展,但差异仍然是存在的,这就不能要求它们在同一平台上发展,也不能采取相同的发展政策。”郭荣指出,“分类指导”,就是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充分考虑各学科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对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科学分类,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使各学科在不同的发展平台上快速发展、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强化综合”强调的是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宽广的学科环境,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与特色,通过交融、渗透、支撑、互补,使不同学科产生碰撞和共振,从而提升建设水平和速度,实现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推进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科学时报》 (2009-8-18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