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孝文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09-8-3 12:42:22
选择字号:
火星模拟实验:单调乏味是考验 团队合作是关键

火星试验志愿者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欧洲航天局实施的火星模拟实验中,6名志愿者在一个封闭的模拟舱内生活了105天,他们即将完成最终的测试。两名欧洲籍志愿者日前接受了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的采访,他们称封闭生活的单调乏味是最大的考验,而团队合作则是未来火星任务成功的关键。
 
模拟实验最大考验
 
此次模拟实验旨在测试封闭环境对宇航员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将为定于2010年上半年实施的为期520天的“火星-500”计划铺平道路。封闭生活向来是人类探索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太空中。然而,即便是对那些各方面素质最为平衡、经过层层筛选的宇航员,载人火星之旅都是一次重大挑战,因为这种任务与别的探索任务有很大不同:参与的机组人员较少,要在密闭环境下长期生活,与亲朋好友分开数年时间,通信最长会延迟40分钟。
 
为研究在这种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欧洲航天局同俄罗斯生物医学研究院合作,实施了为期105天的火星模拟实验。实验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个多层设施内展开,其中包括一个模拟航天器和一个模拟降落舱。7月14日,6名志愿者经过一百多天的封闭生活,从模拟舱中走了出来。
 
虽然研究人员仍在分析实验结果,本周还会对参与者实施后续研究,但此次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已顺利完成。德国陆军工程师、参与此项实验的志愿者奥利弗·尼克尔(Oliver Knickel)表示:“此次实验最困难之处不是单纯某个事件,而是单调乏味的生活。”
 
团队精神是关键
 
尼克尔在接受《新科学家》杂志采访时表示,志愿者一天的大部分工作都被心理和生理测试所占据。他们要像真正宇航员那样每天以预先包装好的食物为食,还要吃一些像小萝卜、卷心菜等新鲜蔬菜,这些蔬菜都是他们在小温室里面种植的。
 
工作之余,尼科尔通过写信、学俄语、与同伴玩牌掷骰子打发时间。尽管如此,在狭小空间内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仍对他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影响。尼科尔说:“现在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难集中注意力。”尼科尔称,回到家以后,很多刚刚学会的俄语单词都忘记了。
 
实验的参与者指出,机组人员相互协调、和睦相处是未来火星任务成功之关键。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大学医生、前宇航员杰伊·巴基(Jay Buckey)说:“机组人员只能在一起生活,作为一个团队长期工作。他们的确无法离开这种环境。”
 
法国飞行员西里尔·富尼耶(Cyrille Fournier)也参与了此次火星模拟实验。他说,在三个半月的相处中,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富尼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105天的实验中,我们具有出色的团队精神。如果大家想要在长期的封闭环境下相处融洽,那么只能通过工作来实现。机组人员是任务成功的关键,在历时105天的实验期间,我对这一点的体会尤为深刻。”
 
无法全面模拟太空环境
 
他们的模拟实验与真实条件的航天任务相似,模拟了紧急情况的发生,他们发送的每一句话至少要在20分钟后控制中心才能收到,而该中心回复的消息也需要20分钟才能反馈给他们。这是为了模拟无线电信号在飞往火星的航天器同地面之间传输的时间间隔。这种通讯延迟意味着机组人员无法实时对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做出回应,可能需要独立做出判断和决定。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精神病专家尼克·卡纳斯(Nick Kanas)及同事在火星模拟实验期间用时一个月,研究机组人员在工作安排上拥有更大自由以满足任务目标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加拿大实施的霍顿火星探险计划(Haughton Mars Project)以及在美国佛罗里达附近海岸一处称为“宝瓶宫”水下设施进行的类似实验都在测试机组人员拥有更大自主权。卡纳斯希望将来可以在国际空间站上实施类似实验。
 
通过对地面封闭生活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可以制定细致的可控实验计划,但这种实验也有其不利之处。卡纳斯告诉《新科学家》杂志:“地面任务确实不能捕捉太空环境中的危险性。如果有人想要离开,他们只要敲敲门,外面的人就会把门打开。”
 
卡纳斯指出,宇航员在未来的火星之旅中除了靠自己别无选择:“一旦心理或身体出现什么紧急情况,你不可能获得任何的支持。你只能依靠自己。”为应对此类问题,包括巴基在内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套软件,这套软件可以让宇航员在长期的航天任务期间充当他们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和冲突调解员。按计划,2010年上半年,持续时间达520天的“火星520”实验将继续在莫斯科展开。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