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腋淋巴结转移,将直接决定其预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研人员在最近完成的一项课题中,首次筛选出11个差异蛋白质峰,根据其中3个特异蛋白质峰建立的分类诊断模型,临床对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检出率高达83.3%。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腋下淋巴结有无转移,是估计乳腺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一般认为,淋巴结累及数目的多少与预后关系密切。其中,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乳癌未侵袭局部淋巴结,5年生存率可达90%;而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并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仅为40%。临床上,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肿瘤大小、病例类型、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及激素受体状态等病理生物学特性。这当中,寻找新的、创伤小的腋淋巴结转移检测方法,将有助于改善乳腺癌病人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
哈医大教授庞达在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下,指导采集了6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分离,同时应用蛋白芯片时间质谱分析技术获得原始数据,以计算机精确绘制出蛋白质质谱图,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最佳筛选诊断模型。在对腋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数据比较分析后,他们找到了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11个蛋白质峰,其中3个蛋白质峰被选择并成功构建了两个分类诊断模型,对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检出率高达83.3%。
研究结果表明,此项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能有效区分乳腺癌和非乳腺癌病例,这就避免了通过活检检测区域淋巴结转移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也弥补了基因诊断、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低敏感性与低特异性。正因为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远高于现有的各种肿瘤标志物,因而可更准确有效地捕捉到腋淋巴结转移的“蛛丝马迹”,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改善预后,以及保乳与否的术式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专家评价指出,这一重要成果为筛选乳腺癌分子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帮助。该项成果日前获第11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一等奖。
(衣晓峰 孙理 好诚)
《科学时报》 (2009-7-21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