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地貌学就是研究地表形态的;在成因方面,有人认为内动力是地质界的事,外动力是搞气候气象人员的事。这些,陈志明不赞成。他认为形态只是地貌研究的出发点,而不是最终目的。如果只研究形态,就抽掉了地貌学最本质的东西。
在陈志明的办公室,一张1∶800万的《亚洲与邻近陆海地貌全图》几乎占据了整个一面墙。
图是陈志明2007年2月编制完成的。这张图将亚洲大陆及邻近海域的主要地貌特征浓缩在一起,并被赋予动力的概念,这使亚洲陆海地貌特征,及其目前人类知之不多的断裂带也被清晰地表现出来。
陈志明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退休研究员。退休10余年来,他坚持每周工作7天,节假日很少休息。他一直在忙的一件事,就是探讨亚欧板块构造与地貌响应之间的关系,并把其完整地反映在地图上。
不可忽视的地貌圈
陈志明介绍说,在自然地理各圈层中,地貌圈以其形态、物质、运动与演化属性而具有独特意义。但遗憾的是,地貌圈概念主要来自国外的《地貌学大百科全书》与一些经典地貌学专著,国内几乎没有人提,提得比较多的是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甚至土壤圈与冰冻圈等提得都很多。
之所以意义独特,陈志明解释,是因为相较于土壤圈只是大陆上有,冰冻圈只有高纬、高山上有(占全球面积不到5%),冻结圈实际上是水圈的一部分这些局限。而地貌圈的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不仅大陆有,海洋也有,而且并不是一个透明的、薄薄的空壳子,而是有一定厚度层次、在全球海陆充分连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圈层之一。
陈志明将地貌圈评价为“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在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它对其内外圈层都有反馈:对大气圈的反馈,如地形起伏形成海陆风、地形雨,以及山地与湖泊形成地方性气候。我国冬季风来得快,而夏季风进入内陆却很慢,这完全是地貌条件决定的。又如山地剥蚀后变轻了,就均衡上升。
有人说,地貌学就是研究地表形态的,陈志明不赞成。他认为形态只是地貌研究的出发点,而不是最终目的,地貌学有比形态丰富得多、重要得多的内容。如果只研究形态,就抽掉了地貌学最本质的东西。
在成因方面,有人认为内动力是地质界的事,外动力是搞气候气象人员的事。陈志明感慨地说,这些年来,我们把许多地貌学的研究领域都让给别人了,自己只剩下形态了,实际上自然地理各要素是互相关联的。
据他介绍,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貌专业的老师们讲课时,都非常强调地貌是内外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他与合作者研制中国与亚洲地貌图的着力点,也是体现地貌圈属性及其内外动力环境。主编中国地貌图的时候,他就写了一本中英对照的《中国地貌纲要》,搞完亚洲图后,现正在写《亚洲地貌圈及其动力环境》。他努力把制图与大时空分析研究结合起来。
潜心大地貌研究
1984年,第一届国际地貌大会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规模有2500多人,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组成了30多人的代表团赴会。
受到国际地理学会主席及其地貌调查与制图专业委员会邀请,陈志明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赴会,跟王乃樑、刘东生、施雅风先生在一个组。会议结束后,施雅风院士曾十分感慨地说:我们报送的文章虽然很多,但没有一篇列入小组报告。我们的研究范围太小了,人家连地方都不知道。
就在这次大会上,组委会安排了三个大会发言,其中一个是前苏联科学院地理所的资深院士格拉希莫夫。遗憾的是,他的论文虽已发表,人却没到会,不久就去世了。
格拉希莫夫的报告题为《全球地貌学对地球动力学的贡献潜力非常巨大》。他在文中指出,地貌学对中—新生代海陆地貌的形成意义非凡。而现在,地学界对前中生代的地质构造、地貌研究仍有很多空白,也许只有“我们的学科”能够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来对它进行补充。
陈志明当时对此很不理解,地貌怎么能对地球动力学作补充、作贡献呢?后来的工作才使他逐渐理解了其中的道理。会上,地貌大会组委会主席道格拉斯教授送给他一本论文集,里面收纳了同年美国国家宇航局与美国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全球大地貌国际研讨会的论文,其中有一篇来自美国东道主——亚利桑那大学教授贝克。贝克在论文中指出:“现在地貌学正处在扩大时空研究领域的新发现和新激发时期。”
对这句话,陈志明感同身受。他认为,地球科学有一种区域比较研究的优势,因此,如果时空研究范围过小,就难以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自然规律,并提升到理论层次。
在陈志明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厚厚的由前苏联国家测绘总局和前苏联科学院联合研制的《世界自然大地图集》。他解释,之所以看重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因为俄罗斯是地学大国,许多工作都很出色。“像这本图集,我很羡慕,也很赞赏”。图集开始为全球自然图组,包括全球气象气候与世界地震等各自然要素;然后是各洲图组。整个图幅都有专业内容,各洲先是地形图,然后是构造、矿产、地质、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资料非常丰富。
“还有一本《世界大洋地图集》。这些图集都是俄罗斯科学家在合作时送我们的,是格拉希莫夫主编的。他去世前的那篇论文,可能是他们研制这些图集的体会。”陈志明说。
中国科学家在地貌与地质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陈志明介绍,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廷栋院士主编的1: 500万巨幅《欧亚地质图》资料较新,内容很好,对他本人研制亚洲地貌图、分析亚欧构造与大地貌关系帮助很大。
另外,还有美国编撰的《世界大地图集》,其中有海底声纳测试的全球详细海底地貌形态图,非常细致、非常逼真,每每翻读,他都爱不释手。为了分析海陆地貌与大地构造的关系,桌上的图集有的已被翻破了边角。“结合海底磁异常带分析,就可以看出大陆的运动来。”他兴奋地说。
陈志明表示,当代地貌学研究必须具备全球意识,因为自然现象与灾害往往是跨国界或跨地区事件,如果缺乏洲际对比,区域研究将很难深入。然而,目前我国各研究单位因所属部门不同、行政区划限制、专业间的隔膜,造成了我国地貌研究领域的相对落后。
在总结亚洲地貌与构造关系时,陈志明受到板块构造早期代表人物摩根划分全球板块思想的启发,从1998年底开始,就一直痴迷于地貌与构造的关系研究。他告诉《科学时报》,现在板块构造发展有一个重要理念,即岩石圈分层构造。岩石圈板块并非铁板一块地整体运动,它在活动地带和很多地区往往是分层分块运动的。我国已故著名学者黄汲清与张文佑两位院士,早有对断裂带相对深度层次的分类及其表现特征的说明,这实际上也是我国地学界对岩石圈分层作用的代表性成果。
在前人的启发下,陈志明在板块造貌构造图的研制中,在俄罗斯地球物理出身的构造地貌专家的合作下,力求根据发生的部位与等级规模,把亚欧主要海陆断裂带进行海陆统一分类制图,并在洲际范围内初步得以实现。
陈志明体会到,大时空地学与大陆动力学被认为是最艰难与最具挑战性的基础研究任务,但它又是最能激发人们志趣而又意义非凡的研究课题。这种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大中型地貌的形成分异规律,而且可按其旋转碰撞动力方向来寻找有关内生矿床。当然,火山、地震与滑坡等内动力灾害与板块造貌构造的关系也是极为密切的。
“两图两书”回报社会
在中俄合作与国内外同行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和富有激情的探索,《亚洲与邻区陆海地貌全图》(1:800万),及《亚洲与邻区板块造貌构造图》(1:1400万)已基本完成计算机制图,但为了对成果负责,陈志明坚持要等完成主要研究专著——《亚欧板块构造与地貌响应》一书的写作任务后,才对“两图”进行最终的定稿并付梓制版。
陈志明说,现在地学书籍与图件很多,特别对要在国内外发行的国际合作成果,如果没有科学质量,不仅浪费国家钱财,还会给我国学术界丢脸。所以,他宁愿稳扎稳打,而不要匆忙行事。
令他高兴的是,上述“两图一书”有望在今秋交稿,而他主编的第二部专著《亚洲地貌圈及其动力环境》则将于明年最后完成。
有关专家认为,上述板块与地貌的“两图两书”基本构成多年中俄合作地学交叉研究的系列成果,它们大大突破了立项时的设想,后来延伸的板块造貌构造研究,由于涉及洲际地貌—大地构造—地球物理的交叉分析研究,更是获得了立项前不敢想象的突破性进展。
据悉,“两书两图”的系列成果,在2007年与2008年申请国家出版基金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专家组评审,先后获得科技部出版基金会的择优支持,现已列入出版计划。
人物简介
陈志明,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曾任大地貌学与地貌分类制图研究生导师、中国地貌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与科技部资源环境专家组成员,并先后被国际地理学会(IGU)聘任为地貌调查与制图委员会的中国通讯委员、IGU国际自然灾害研究会7个常务委员中的中国委员。50多年来,发表专题论文70多篇,专著3部(两部合著)和译著1部,其中有3个条目被列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发展史》。
《科学时报》 (2009-7-2 A3 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