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慧慧 沈文剑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6-21 13:36:25
选择字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中国地大但物很“薄”
 
“都说中国地大物博,我认为‘地大’属实,‘物博’应是‘物薄’。”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日前在2009中国(宁波)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经济转型与污染减排”高层论坛上作“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节能减排”的主题演讲时表示,中国地大但物很“薄”,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三高一低”发展模式需改成“三低一高”。
 
魏复盛首先回顾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四个阶段。他说,从2000年起,中国进入重化工时代,电力、钢铁、机械、汽车等行业蓬勃兴起,因此,能源消耗量较大。“现在,我们消费的煤炭、钢铁、铝、水泥、玻璃等均占到世界消费总量的20%以上,其中,水泥接近一半。”
 
“长期以来,都说中国地大物博,不会为资源发愁,我不认同。”魏复盛介绍,中国国土上生活着世界20%的人口,但耕地面积占世界7%,淡水资源占6%,木材为2.5%,石油为2%,天然气仅仅是0.8%。“中国确实地大,但物不博,并且很‘薄’。”
 
资源相对短缺,并没提醒国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格外珍惜。据了解,我国生产单位产品的能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比部分发展中国家还要高,如电力、钢铁、有色、石化、纺织、造纸等单位产品能耗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以上。“据估计,我国目前节能的潜力为6亿吨标煤。”魏复盛表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经济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型。”魏复盛说,高投入、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曾被奉为“圭臬”。以不变价计算GDP增长10倍,矿产资源消耗却要增长40倍,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对立日益明显。
 
据介绍,过去的发展口号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一味地追求高速度。“现在,我们的口号应是又好又快,重点在好。”魏复盛表示,要实现“好”的目标,必须采用低投入、低物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