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研究生毕业答辩的旺季,一批批的青年才俊等待走向研究生教育“流水线”的末端,经过答辩检验得到认可,从而盖上“合格”戳记昂然“出厂”。华南理工大学陈建新教授5月15日在《科学时报》发出呼吁,要求“把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关”,严防论文送审“注水”、答辩过程“缩水”和答辩专家“放水”。陈教授语重心长,说得非常正确。这个“合格”戳记的确不要轻易盖下去。然而,既然已经走到了流程的最后,很多时候,想不把戳记盖下去也很难,常态想法恐怕是:心照不宣,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在最后关头为难人呢?所以,答辩把关虽然重要,但是,此时挥刀斩下马,可能为时已晚,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好前期教育关。
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个环节。经过多年的探索,这个环节有了成熟的流程,国家考试、面试小组、导师选择——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尤其是最后一个导师选择环节,常常被很多忙碌的导师忽视。其实,导师亲自把好关了,可以使今后几年与学生的相处中,相互之间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相互切磋,获益良多。所以,如有可能,建议欲招生的老师进入面式小组。这样,“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愿望可以更好实现。
选题是研究生入门后能否顺利毕业的一个起点环节。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选题,可以使一个平均水平的学生顺利完成论文,甚至脱颖而出;更可以使一个超群的学生如鱼得水,硕果累累。然而,一个刚完成一年学位课(类似“大五”)的学生基本上还没有进入研究状态,勤奋者即使花几个月读了很多文献,一般也并不能够对研究领域有深入的了解;而且,由于现在就业难度上升,某些学生基于现实的考量,对所要从事的研究工作可能还滋生消极情绪,觉得所做研究于将来的择业无益。这样一来,本来就是一个“槛外人”,加上一些可以理解却并不符合逻辑的情绪,还未曾对于所要从事研究工作的意义有充分了解,就降低了工作热情,失去了动力。这时,导师的作用便体现出来。导师在这一领域探索多年,对于所从事工作的意义与前景了然于胸,对于领域内国际国内现状与进展清楚明白,因此,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充分向学生展示并使之理解所从事研究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在兼顾研究工作需要与学生个人兴趣的情况下,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这样,学生与导师各得其所,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也能得到主动发挥。另外,选题本身就是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只要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就能基本保证做出能够顺利毕业的工作。
良好的选题只是确保学生顺利毕业的一步,研究进程管理同样不可忽视。选题完成后,在研究进展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如选题本身难度较大、学生自身工作松懈等种种因素造成的进展不顺,这时,需要导师及时指点、督促甚至调整选题。这种不断关注学生研究工作进展的事情,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被许多导师忽视。其实,导师及时的干预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位论文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老师自己研究工作的推进,更有利于学生将研究工作做到一定的深度。在关注学生研究工作进展的过程中,导师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工作的创新点,并结合具体情况,拓展研究细节,使创新果实更加丰富,直至总结形成可发表的研究论文。进程管理是任何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的必要手段,研究生培养亦如此。可以说,最体现导师作用的地方,就在学生研究进展管理的过程中。以工作忙等原因而忽视这个环节,恐怕也是有违“导师”这一称号的。
研究生工作成果检验是学生能否最终盖上“合格”戳记的依据。学生工作是否足够毕业,导师做出判断是第一关,外请同行专家参与答辩是最后关。导师与学生相处几年,具体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清楚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最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出判断。当学生的学位论文经过导师首肯提交外审专家评议时,也就意味着前期的检测都合格了。外审专家的介入,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检验。从“产品检验”而言,导师一关是自检,外审专家一关是专检。一般来说,有这两关检验,基本可以保证“出厂产品”的合格。然而,无论是导师自检,还是外审专检,其依据的标准相对模糊,大多是凭专业知识和经验作出判断,有时候还会受到人情因素的影响。为避免这种不足,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台要求研究生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方能毕业的规定。这种规定,类似于产品检验中的“他检”,使产品合格出厂前更多一道检验工序。遗憾的是,这一规定遭到非常多的诟病,以至于主管部门也出来辟谣说没有这一规定。事实上,如果把好了选题与进程管理关,发表论文不是困难的事。从产品生产的角度,“他检”与产品生产者利益关联少,依据检验标准客观,更能检测产品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学生的工作经过了导师的“自检”与发表论文的“他检”,进入最后论文答辩时,无论学生本人,还是导师,都会有足够的自信得到外审专家“专检”后给出的“合格”戳记。
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把关,最终答辩阶段固然重要,但是,答辩之前的环环把关更加重要。与其在论文答辩阶段让外审专家不讲情面当“恶人”,将不合格的学生“腰斩马下”,从头再来,不如导师与学生携手在前期做足工作。然而,研究生前期工作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真正要做好,需要花费导师、学生的不少精力。许多老师工作繁忙,一心难两用,经常是招而不导,或者,以自己的名义招入门,委托他人代为指导,类似于“挂羊头卖狗肉”。研究生本人也常中途松懈,虎头蛇尾。因此,教学双方都要有持续的热情。尤其是学生,更要端正态度,积极主动,用心钻研。毕竟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导师不可能也不应该代替学生完成论文工作,将学位“友情赠送”。教与学,相辅相成,互相砥砺,这样才能共同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此,还不能不提及某些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倡的所谓“研究生指导小组”的做法。应该说,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的初衷是好的,也是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然而,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就是“一对一”的教育,某种意义上,具有“私塾”性质。这意味着,导师对招入门下的学生能否毕业承担责任。研究生指导小组的存在,实际上是将责任分散了,严重时,可能是指导小组的老师谁也不管学生。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大锅饭”,或者说是导师推卸了责任,对于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无益处。
总而言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更希望在答辩前的阶段,导师切实把好招生、选题、进程管理、过程检验等关口。培养优质的研究生是一件令人愉快和富有成就感的事情,导师理应悉心教诲,不遗余力。年轻人朝气蓬勃,才思敏捷,对于导师的研究工作,有时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促进。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09-6-12 A4 周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