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雪晴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09-12-6 16:12:40
选择字号:
新增院士名单公布 交叉学科发展处境尴尬
 
虽然李最雄几个月前就知道自己这次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失败,但近日2009年度新增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后,他还是很关注地到网站上浏览了一下。在他申报的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有6名新院士当选,他都不太熟悉,就如同在这个领域,别人也不熟悉他一样——这次,他在第二轮落选的理由是所申报的专业领域不合适。
 
“也不怨别人不了解,干我们这一行的,在哪个领域申报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毕竟这是个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科学,无法划归到现有的任何一个学科体系中,也从没有产生一位本领域的院士。”这位敦煌研究院的前副院长、我国第一位文物保护科学博士、在土遗址保护工程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虽然有着诸多遗憾,但依然很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他笑称:“这次申报院士,能够进入第二轮,已经是我们这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了,当年许多文物保护专家申报时都止步在第一轮。”
 
无独有偶,同样在本领域声名显赫的陈善广研究员,今年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也在第二轮后被淘汰。作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航天医学工程学领域的首席专家,陈善广同样被卡于“申报领域不合适”。他解释说:“我是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申报的,但我的研究对象又不是火车、飞机、火箭,而是飞行中人的医学与工程问题,实在差距太大。可如果申报医学似乎也不合适。”在这个训练出杨利伟、翟志刚等航天员的领域中,同样也没有一位院士。
 
对于李最雄和陈善广等而言,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的研究领域是边缘交叉学科。而申报院士无门,仅仅反映了这类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尴尬处境的一个侧面,更多、更大的制约因素让这类交叉科学的发展遭遇瓶颈。
 
陈善广告诉记者,虽然航天医学工程是在国家载人航天任务的驱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有了4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门以航天医学和航天环控生保工程为主线的医工结合、多学科交叉集成的综合性学科。“载人航天工程这块金字招牌,既有利也有弊。”陈善广说,“不论是经费申请,还是重点试验室设立、基础研究项目申报,常常由于这项尽人皆知的国家工程被挡在了外面,相关基础研究得不到多方面的支持。”
 
据介绍,航天医学工程学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被认为是投入产出比非常高的一个研究领域。美国高科技产业正是由于“阿波罗”登月计划而得以蓬勃发展,其中美国的医疗产业获益最大。航天员选拔、训练以及健康管理的理论、方法对于建设以健康为核心的医疗卫生体系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比之下,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更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型,甚至横跨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在教育部公布的一级学科目录里,与文物保护密切相关的就有17个之多。仅自然科学,就包涵化学、材料科学、地质、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建筑等一级学科。实现真正意义的学科交叉与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国家文物局主管科技工作的罗静副司长告诉记者。
 
罗静说,在许多国家,尤其是那些非常重视本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都有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专业,而且在授予硕士学位时,要求必须取得过两个不同的本科学位,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的交叉性。我国目前只有在历史学门类里,有考古和博物馆学,无法涵盖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的全部内容。
 
“都说交叉学科是创新的增长点,但目前这种学科设置,很难让我们这类处于边缘的交叉学科得以发展。教育部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是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之后在1997年又重新修改颁布过,现在已经过了10多年。这些年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学科应运而生,可我们的管理却没有跟上。”陈善广说。
 
据了解,这两个领域的主管部门都曾向有关机构打过报告,申请增设相应的学科,但都没有得到相关回应。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认为,缺少国家层面的学科整合,非常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壮大。“目前这种状况,很难将最一流的人才吸引进来,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科进步。为啥我们现在不能还原出几千年前古人制造的青铜器和陶瓷?那时的制作工匠是当时全社会最尖端的人才,而现在搞文物修复的,能有本科学历就很难得了。”宋新潮还认为,由于没有学科整合,许多研究人员都是“客串”性质,加之原来的学术背景差异很大,在工作中很难达成共识,摩擦多、分歧大,造成很多研究项目进展困难。仅仅依靠科研项目的支持方式,容易产生临时组合、仓促应战的情况,不利于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跨学科研究团队。
 
“其实最重要的是,目前这种状况,由于缺少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使得这类交叉学科的发展难以为继。”陈善广对此非常焦急。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