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瑜 慕素娟 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09-11-29 10:34:30
选择字号:
农业学科招生难人才缺 基础学科人才困局如何破解
 
11月7日,在华南农业大学承办的农林院校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呼吁“农科大学生学费应该全免”。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陈晓阳也表示:目前师范生几乎都已取消学费,同样要服务农村和基层农科的学生也应减免学费。
 
此前10月18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最现实的潜力和措施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关键在人才。在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必须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
 
减免学费建议,能否为破解当前农业等基础学科人才短缺难题提供思路,引发各界深思。
 
农业学科:招生难和人才缺
 
中国农大校长柯炳生表示,呼吁减免学费主要是为了增加学生报考农业院校积极性。目前,我国农业院校数量在减少,全国只有29所独立农业院校,有八个省份已没有独立农科专业,招生规模和发展空间大大缩小。此外,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占15%;农科院校中,贫困生达30%。减免学费也考虑到农科院校贫困生所占比例较大。
 
据了解,近年来农科院校招生情况并不理想。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每年均需降分录取,有时降分幅度达20分。而这种情况在不少地方农科院校招生中均不同程度存在。
 
与此同时,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农业基础领域对各类人才需求可用“求贤若渴”来形容。
 
不久前,孙政才在全国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人才是关键。各级农业部门要抓好农业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抓好农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培训为重点,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如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如何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柯炳生的建议确有一定启示,不过首先面临财政支出问题。
 
据了解,全国农科大学生约33万人,以每个大学生每年学费3000元计算,如果全部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买单,支出费用为10亿元左右。
 
目前,北京农学院和浙江大学农科学生已全部免除学费。这一举措能否推广到全国,尚是未知数。教育部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涉及学费问题需与财政部协商,现在还不便表态。
 
社会观念和政策缺位成“瓶颈”
 
农科院校遇冷原因,有关专家认为主要是社会观念问题。很多家长认为农业就是种田,没有学问。还有原因是农村在基层,工资不高,工作环境不好。
 
一位已工作3年的张姓男士告诉记者,他有个高中同学当年第一志愿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但最后选择了第二志愿一所非农业大学。原因是想远离农村,不想做农业相关工作。
 
这种社会观念,不仅影响学生高考志愿,还直接影响就业。以公务员报考为例,不少热门单位和部门备受青睐,有部门甚至高达1比6000比例,农林等部门报名人数却不多。
 
专家指出,社会观念中存在对农业“有意无意”歧视,是影响人们求学、就业等人生抉择的重要因素。
 
知名社会学家周孝正认为:对农村和农业的偏见,是农科人才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加之农村经济比较落后,以致农业相关领域受到社会冷落。
 
此外,有专家指出,农业领域受冷的重要原因还在于,缺乏政策相关配套措施。学生在选择志愿和就业时很难估计农科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多数只凭猜测,选择难免带有盲目性。这也使家长、学生和社会,对农科院校、对农业领域望而却步。
 
留住人才是关键
 
“免交学费这种做法,简便易行,效果好,”柯炳生表示,政策的制定目光要长远,国家财政每年拨出10亿元便可解决,10亿元对国家投入来说不算多,关键是相关部门协调好。
 
山东农科院博士慈晓科认为,免学费有一定意义,因为农科院校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和贫困家庭。同时可采取其他配套措施,比如提高农科学生专业补助或奖学金比例等。
 
清华大学非农科专业研究生愈伟栋不赞成完全减免。他认为这有失教育公平原则。不过,针对现在很多学生选择经管等热门专业而不愿学农,可采取适当减少农科学生学费等积极举措。
 
对此,一些学者存在不同意见。
 
社会学者代堂平认为:农业人才培养和需求问题,仅靠农业自身很难解决,需要政府主导下各相关环节配合共同解决。
 
他认为,单靠减免农科院校学费不太实际,无法真正解决农业院校招生难问题。学农业的学生回乡工作较少。即使通过制度约束,也只是短期效用。“如何通过政策留住人才是关键”。
 
有专家建议,若国家从政策上鼓励农科院校大学生做“村官”,既有助于解决农科学生就业问题,还可使他们在专业领域拥有更大发展空间。
 
还有专家指出,不仅农业学科,类似测绘、地质等这些服务基层且关系国计民生的艰苦学科,都需要国家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