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虹 张意轩 陈星星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09-10-20 12:43:47
选择字号:
饶子和回应温家宝:中国教育怎样培养出更多“李四光”

饶子和


宋嵩/绘(来源:人民日报)
 
◆ 温总理原音重现
 
我们的学生也是很优秀的,在各种国际比赛当中经常名列前茅,许多到国外留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很好。我们出去这么多留学生,也成长了一批人才,充实了各行各业,但确实很少有像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那样的世界著名人才。每每想到这些,我又感到很内疚。
 
◆ 校长回应
 
刚获“杰出学术领袖奖”的饶子和校长:
 
科研,从“三新”突破
 
正忙于南开大学校庆的饶子和校长,10天前刚在2009年世界高科技论坛上获得由英国教育机构颁发的“杰出学术领袖奖”。尽管采访不断被来人、来电打断,他仍坚持:“我一定要把这个话题说完。”
 
温总理对杰出人才培养的忧虑和急切的心情,我也感同身受。一所优秀的大学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培养像李四光、钱学森这样的杰出人才,也需要时间的积淀。我们国家有两千多所大学,不乏百年老校,但与牛津、剑桥这样的大学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不改革,“李四光”难有生长空间
 
美国有句话叫“每一个爸爸都希望他的儿子上哈佛”,中国的父母也都希望孩子能进入北大和清华。然而,一方面,杰出人才并不全是教育体系培养的;另一方面,杰出人才的成长由很多因素决定。在科学的道路上,既要有激情和创造力,又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既需要具备领袖能力,也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成为杰出人才的只是少数人。
 
身为大学校长,我有时也很无奈。社会上取消高考的呼声很高,但更好的选拔方式在哪里?高校扩招积极性明显,但就业难又怎么解决?今年SCI论文索引中国论文的数量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大量粗制滥造的论文又广受诟病。我们只能在摸索中前行。
 
为了培养出杰出人才,我们也做过很多尝试,包括在新生中选拔尖子班,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等。我也常和教授们谈心,希望他们能尽量保护学生们的兴趣,这些“80后”、“90后”学生们的成长环境跟我们那时很不一样,坚忍不拔的精神有待提高,有可能一次两次的失败就会让他们失去信心,对科学由热爱变成失望。
 
只做跟随性科研,“李四光”难脱颖而出
 
获得诺贝尔奖是国人的梦想,但诺奖青睐的是那些在方法上有本质突破和创新、并能在重大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我们的科学家做出了世界一流的工作,有的甚至世界领先,但这些工作从本质上说还是“跟随”性质的。对于指导科研方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这“三新”的创新,我们几乎还是空白。
 
要想追赶世界科学前沿,“三新”就像是体育中的田径项目,是最本源的动力。要培养科研中的“田径人才”,必须从“娃娃”抓起。我所说的“娃娃”,指的就是本科教育。近10年来高等教育获得了大发展,逐渐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这都是好事,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坚持必要的精英教育。只有这样,“三新”才有希望,“李四光”才会越来越多。 (朱虹采访整理)
 
◆ 名家建议
 
昔日“神童”、今日微软“少帅”张亚勤:
 
培养“思想的领导者”
 
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少年班,23岁获得博士学位,31岁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1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这位风云一时的神童科学家,现在是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目前,张亚勤正是“四十不惑”。
 
最近发生的两件事促使我对中国的教育和科研有了更多的思索。一是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是温总理《百年大计 教师为本》的讲话。这篇讲话我读得很仔细,敬佩总理的直率和坦诚。
 
温总理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要培养“杰出人才”。我认为,要缩短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科技实力上的差距,必须培养具有全球化背景的领军人物,培养“思想的领导者”。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要有教育的理想、科学的理想。这是最根本的。很多教师和父母在指导孩子选择专业方向时,看着它的就业机会和未来薪资,殊不知,“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应让孩子充分遵循自己的兴趣去探索未来。设定教育理想的时候,必须去功利化,而探索真理、为科学献身,是一种根本的精神,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比如高锟教授,他研究光纤时,没想过会得诺贝尔奖,也没想过申请专利,完全是按自己的兴趣作研究。
 
第二,要建立激励新思维的机制。现在教育体制有点像流水线,通过标准化、应试化的机制,消磨了孩子不同的个性和创造性。这非常可惜。而名目繁多的竞赛也让孩子为了获奖去学习,这对成长并无太多益处。同时,官本位和行政化把学校变成了政府部门。学校应该是学术至上、学生至上、教授至上。
 
第三,要有开放的视野和长远的心态。目前,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存在着浮躁的心态,这是成长中的烦恼。我们需要沉静自己的心,对未来的发展和战略做深入思考并踏实地付诸实践。当然,还要有开放的心态。自主创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的、合作的创新,不是自我封闭的创新。现在我们在创新方面有两个极端化现象:一是“山寨文化”,只模仿,不创新;另一种是什么都要自己从头做起,不善于利用世界上先进的科研成果。这两种现象都应避免。现代科技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张意轩采访整理)
 
◆ 学生看法
 
名字闪烁在星空的高中生方兴:
 
兴趣,借平台发展
 
方兴,厦门双十中学高三学生,曾获第五十九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特等奖,也因此拥有一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擅长篮球、跆拳道和单簧管,被同伴称为“拥有明星气质的多面手”。
 
我在参加比赛时发现,与外国的学生相比,我们中国学生做的项目很多还是小发明和小制作,不算真正的科研创新项目。
 
其实,创新并不难,难的是我们认为它很难,离我们很远。创新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没有谁一出生就是大发明家。在我看来,创新能力来自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很多创新只是“多走了一步”,是建立在原来事物上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去接触身边的事物,了解它们,寻找它们的不足之处,敢于对它们提出质疑,不要墨守成规。
 
我在生活中喜欢思考,喜欢提问。有一次,我走在厦门的地下人行通道中,发现里面的湿气和异味让人很难受。我尝试着做“可引导自然风对流的不对称型地下通道”这个项目,最后获了奖。另外,我喜欢自己动手实践,可以为创新提供更多的灵感,培养自己的能力。
 
我们国家现在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一群考生。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各方面知识的宽阔平台,而不仅仅是学习数理化等应试课程。我在高中阶段参加了科技研究、素描、吉他等各种兴趣小组,而在物理、工程等“专业”领域,我则集中精力去钻研它。我是希望自己成为博学且精的人。以后,我想走工程方面的科研道路。
 
另外,学校应该引导、支持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我们学生有了自己的兴趣,是需要借助平台发展的。比如,我们需要更多、更完善的科研实验室来实现自己的科研兴趣。再比如,老师们可以多给我们讲讲诺贝尔奖的获奖项目,多提出一些课题引导我们去探索,让我们感受到,其实诺贝尔奖也不是那么难。(陈星星采访整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