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权益、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争夺海洋国土、海洋资源和海洋通道的斗争更是日趋激烈。
海洋对和平崛起中的中国,意义重大。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博士生导师徐德民教授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和时间的紧迫。
2005年,徐德民教授因其在水下航行器领域的研究成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了解,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是一种智能化、自主航行、可根据任务使命要求进行模块优化组合、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系统,它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需求。
《科学时报》记者与学校宣传部策划采访徐德民院士将近一年时间,一直未能如愿,其原因是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带领整个科研团队,在海上或湖上的实验现场第一线进行着国家某重大项目的攻关实验。见他一面不易。加之徐德民行事低调、为人谦逊,总认为自己尽职尽力做了一名高校教师的份内工作,取得的一点成绩也应属于学校和研究团队。记者抓住学校庆祝建校70周年的机会和老乡的身份,终于在9月19日上午采访了徐德民。
金色9月,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得以领略院士的科学精神,并感悟到了西工大“公诚勇毅”的校训和“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的校风内涵。
努力做事,勇于挑战,结非常之果
做任何事,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科研条件不具备时,要靠自己创造条件去做,不能等待,特别是对从事国防科技研究的人讲,就显得更为重要。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应为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在创新研究的过程中要付出超常的精力去做,不通过艰辛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无所谓吃苦,吃苦与不吃苦是相对的。搞科研的人都有相近的经历。科研创新有压力,更具有挑战性!徐德民这样讲,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1998年徐德民从学校领导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以他已经获得的荣誉和取得的成就,完全可以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立刻回到了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回到实验室。我国某领域科技水平达不到国家战略要求,他通过多年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和独到认识,经过深思熟虑,构思提出一个新的思路。但这种新方案及如此性能在开始时,有关方面有些质疑,难以得到认可。因此要得到上级机关的支持,必须拿出实验结果。当时有的协作单位也认为投入太大、风险太大,婉转拒绝。因为这个项目立意新、技术先进,创新跨度很大;尚未正式立项,没有研制经费,研制条件又不具备,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有质疑也可以理解。也有人担心已经60多岁的徐德民面对如此大的风险,有必要吗?如果课题立项实验研究中出现困难,就得不到立项,无法继续研究下去,影响到自己的学术名声,怎么办?但他考虑的是国家需要,因这个项目如立项完成将对国家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个人得失不算什么,并且坚实的研究基础和项目管理经验使他觉得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预期目标,通过的计算研究、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证明了项目研究的可行性。但是,只有这些还不够,要进一步进行创新方案可行性实验研究、才有说服力!这是徐德民一贯坚持和倡导的实践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
项目工程巨大,这项工作需要组织一支勇于攻关、善于创新的研究团队。他一面自己全力投入科研实验当中,一面给实验室的同志做工作,告诉大家研制该项目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定要抓住机遇,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贡献。徐德民的榜样行为带动和鼓舞了大家,在他的带领下很快组成了由航海学院院长、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分部)主任宋保维等为骨干的科研团队。大家不计报酬、不分昼夜连续作战,收集资料,撰写分析报告;更加严格、科学地反复论证、演算、仿真;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武汉等地调研,做实验。项目组的同志讲:徐老师经常说的话就是:“没有条件,咱们就创造条件干!”
徐德民对记者讲:带领一支年轻的创新团队搞这个新的重大项目,如果未取得成功,耽误了青年才俊的年华岁月,无法对国家、学校和这些青年教师、学生及其家人交代!这是他最大的压力。但他把巨大的压力变成攻克关键技术的动力,奋勇向前,夺取胜利。
1999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这时项目研究进入一个关键技术的实验攻关阶段。徐德民严重感冒,高烧39度多,医生让他住院治疗,同志们也劝他休息,可他不顾个人的病痛、拖着生病的身体,忍受长途的颠簸,亲临300多公里外的实验现场。那里冰天雪地、寒风呼啸,身强体健的年轻人都冻得瑟瑟发抖,而他年逾花甲,患病打针,仍然坚持在现场,并仔细核对试验的每一个环节,亲自参加关键步骤的操作。在他的鼓舞下,同志们热情高涨,在严寒中干得热火朝天。在试验单位的支持下,经过艰苦攻关,终于完成了关键技术指标的实验验证工作。
2000年,在进行一个关键技术实验攻关中,由于该实验技术新颖,在行业内也是首次使用,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借鉴,只能靠自己探索,难度很大、无经费,研究团队就申请了160万元贷款来继续进行试验研究工作,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当时徐德民承担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此时,徐德民带领团队成员在实验室中反复试验,针对几十种仿真结果,绘制出上千幅仿真曲线,经过反复比较、选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确定了该系统的最佳技术状态。虽然当时春节即将来临,他还是马上组织大家到千里之外的试验场进行实航验证试验。在试验现场,他和同志们顶着高原上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忍受着风浪中船体的剧烈摇晃,连续奋战,终于突破了技术难关。试验完成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已到了腊月三十,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阖家欢乐的时刻,项目组的同志们只能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心中默默送去对亲人的祝福和思念。
用于国家急需的某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由徐德民担任总设计师,其技术要求高、创新难度大,不能有丝毫偏差。在一次试验中,系统出现了问题,一时找不到原因。这段时间,大家的压力都特别大,这种情形比克服生活上和工作条件上的艰苦要苦得多。徐德民一面苦苦思考和分析问题所在,一面鼓励大家,认真仔细地检查试验中的每一个环节。经过不分昼夜的连续工作,终于确定了问题所在,排除了故障。像这样的情况在研制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可以说是经历了“非常之难”,才锻造出“非常之功”。该成果于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央领导视察后表示:“很振奋,很高兴!你们立了大功,解决了国家的急需。”
这是徐德民在继1978年获国家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后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性的成果。
奉献祖国科研的动力源泉
在本次采访的前一天的9月18日上午10时,古城西安同全国其他一些城市一样拉起了防空警报,以警示国人勿忘国耻、强我中华。
徐德民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4个月,即1937年11月7日出生于陕西三原县;小学之初在宝鸡,正值抗战时期,读的是“抗战读本”,经常是一听到防空警报响起,就跑到位于县城北面的山坡窑洞里,躲避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在他幼年时期,就体会到国家科技落后、国力不强大就受欺辱的道理。
1956年,他被推荐并考取了西北工学院(即西北工业大学的前身之一)的航海专业学习,1960年作为预备教师留校工作,提前留校在西工大学习工作至今已有52年。当年踏进西工大校门时,年轻的徐德民立志奉献国家教学科研事业,为国作出贡献。既然从事国防事业,就要有一种顽强拼搏、勇于探索的精神,坚信“天道酬勤”的古语,一定能够作出成绩。
他深知:从事国家攻关项目研究,勇于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国外先进武器研究资料对我们封锁,试验设备更无法买到,需要我们自己搞科研。我们不仅要研究,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研究出性能最先进的技术。这种认知和精神主要来源于他的成长经历和西工大的传统文化培养,即科研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需要默默无闻地去工作,为大局着想,不计个人得失。作为一名科技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富强做些工作是自己应有的责任。
甘为人梯 育英才建团队
徐德民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徐德民执任西北工业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对“科教兴国”的战略深有体会,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建设人才有深入的研究。
徐德民认为,国家兴旺发达靠科技,科技发展进步靠人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特别是国家重大需求项目的领军人物,能够在国家科学研究进程中取得优异的成就。因此,科研的出发点必须考虑到既要出成果,又要出人才,还要讲效益。
他常说:我是一名教师;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应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讲好课是一个重要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科研活动进行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是个很好的培养手段。首先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科学的奉献精神;其次是培养学生的科研方法和创新能力,即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通过科研实验,发展新的理论和技术;再次是可为青年人创造成才的条件。科研活动不仅要强调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还要强调其培养出高素质科研人才的作用。科研活动不会一帆风顺,其间会经历失败、挫折等。在科研实践过程中,要求每个参与者独立承担任务,这既发挥和激励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我们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而是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索、创新发展。关键是要有实践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搞华而不实的东西,要扎扎实实地投入到科研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应具有的3种素质:一是善于思考,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方法;二是勤于实践,要把思考的问题投入到实践活动里;三是勇于探索,遇到问题不能胆怯,要坚持不懈,务必有所发现,有新前进,有新成果。这些是我的老师对我的言传身教,也是我对后辈的要求,这是西工大的传统。”徐德民这样讲。
他重视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兴趣、特长和研究方向,在科研实践中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和学风,形成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处事做人态度。他不是用说教,而更多的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影响学生。学生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比如奉献、谦虚、务实、友善、正直、严谨、诚信等等。
他是严师,指导研究生论文,一定要选学科前沿,有重要研究价值、有创新性的题目。不论是博士论文还是硕士论文,不论工作怎么忙,他都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认真审阅,连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不对也不放过。他学术思想活跃,以学术民主来激发学生的个人特长和潜能,促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生50余名,硕士生60余名,其中宋保维、贺昱曜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指导的研究生不少已成为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其中宋保维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严卫生教授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刘明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目前西工大航海学院的多位学术带头人都是他的学生,如今已是博士生导师。他因教书育人成绩卓著,先后被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授予“优秀教师”称号和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就不能取得高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在1998年科研项目起步之时,他就广纳贤才、打破专业界限,凝聚起一支由多学科组成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为了让年轻人尽早迈入课题研究的正轨,他放心任用,将青年教师安排在关键岗位上,安排到不同的重要研究方向,给他们压重担。在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总装备部基金、预研项目以及原国防科工委的一些重大项目申报和立项时,他均安排青年教师担任课题组组长,设备和经费的使用也优先考虑青年教师。在他领导的团队中,充满真诚和关爱,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迅速脱颖而出,已有建树,很快成为国内本学科的知名学者。比如在某型号研究中成长起来的5位青年骨干教师宋保维、严卫生、胡欲立、潘光、刘明雍,他们各有所长,工作中各尽其能、配合默契、虎虎生威,被同行誉为“五虎将”。正是有了这样的组合,他们才能不断谱写新的篇章。他所带领的团队被原国防科工委评为科技创新团队,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近几年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国际著名检索收录论文近100篇。他们的团队被原国防科工委命名为“科技创新团队”。
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他突破课题研究的局限性,注意推动整个学科专业的发展,取得了两项非常重要的成果。一是他领导建成了水下信息处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徐德民教授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上倾注了很多心血,为实验室的发展开拓了良好的前景。2005年6月实验室通过了原国防科工委组织的定期评估,被列入优先拓展提高行列。二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学科,在他的带领下已建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相关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徐德民对记者讲:“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和愿望是为年轻人的发展铺好道路、搭好阶梯,为他们攀登高峰创造好的研究平台,使他们进步得更快,登上更高的科学之峰,为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作出更大的贡献。
薪火相传,西工大将更美好
今年是西北工业大学建校70周年,在西工大学习、工作、生活已52个春秋的徐德民对记者感言道:西北工业大学是我成才的摇篮,培养了我!“公诚勇毅”、“三实一新”,时时刻刻地催我自省和奋进!西工大校风,前辈传给我,我也将传承给后辈。
他坚信西工大一定会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继续坚持办学特色,经过坚持不懈努力,西工大一定能够办成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必定成为世界知名大学。
今年的秋天,是个丰收年。粮食满仓,硕果累累。西北工业大学及徐德民也将收获教学、科研项目的丰硕成果,为捍卫祖国广阔的海域作出更大的贡献。
徐德民简介
徐德民,1937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系,196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87年9月~1988年10月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做访问学者。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水下航行器研究所所长,水下信息与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1991~1998年曾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等职,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97~2003年),总装备部专业组成员(1997~2002年),香港学术评审局(HKCAA)成员(1999~2004年)等。2005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德民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致力于水中兵器和水下无人航行技术研究,主持完成科研任务20余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共7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撰写国防科研报告23册,主编我国第一部《鱼雷自动控制系统》教材,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指导研究生100多人,其中博士生56人,有2篇博士论文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科学时报》 (2008-9-25 西北工业大学柒拾周年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