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等影像图。
查看详情>>
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6月17日和10月16日,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相继发射成功,顺利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时代到来。
查看详情>>
我国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中科院天津工生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
查看详情>>
我国团队摘得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
11月18日下午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国际计算机协会将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授予中国超算应用团队。
查看详情>>
我国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
中科院高能所牵头的国际合作组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12个超高能宇宙线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
查看详情>>
嫦娥五号样品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出炉
10月19日,中科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主导,联合多家研究机构报道了围绕月球演化重要科学问题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查看详情>>
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获得新突破
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发育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旨在最终培育出新型多倍体水稻作物。
查看详情>>
我国研发成功-271℃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
4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
查看详情>>
植物到动物的功能基因转移首获证实
中国农科院张友军团队经过20年追踪研究,发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迄今唯一“超级害虫”烟粉虱,具有一种类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本领。
查看详情>>
稀土离子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及1小时光存储
中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稀土离子掺杂晶体研制出高性能的固态量子存储器,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吸收型存储器的多模式量子中继。
查看详情>>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全球首个“自我复制”的活体机器人诞生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繁殖方式,并利用其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可进行自我复制多代的活体机器人——Xenobots 3.0。
查看详情>>
核聚变向“点火”迈进一大步
8月8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的科学家团队重现了存在于太阳核心的极端温度和压力,在无限聚变能源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查看详情>>
科学家借助AI技术破解蛋白质结构预测难题
美国华盛顿大学和英国DeepMind公司分别公布了多年工作的成果:先进的建模程序,可以预测蛋白质和一些分子复合物的精确三维原子结构。
查看详情>>
“基因剪刀”首次治疗遗传病
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发现CRISPR技术能使一种突变基因失活。这项新工作在能够灭活、修复或替换身体任何部位的致病基因方面,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查看详情>>
史上最冷反物质问世
科学家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粒子物理实验室进行了一项反氢捕获实验,演示了反氢原子的激光冷却,将样品冷却到了接近绝对零度。
查看详情>>
“芝麻粒”大小心脏模型问世
奥地利科学院生物学家使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出芝麻大小的心脏模型。它可以自发地进行组织,在不需要实验支架的情况下发展出一个中空的心房。
查看详情>>
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两项数学突破
12月1日,一篇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显示,DeepMind公司研发出一个机器学习框架,能帮助数学家发现新的猜想和定理。
查看详情>>
科学家成功在实验室中构建人类早期胚胎样结构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用人多能干细胞分化诱导出人类早期胚胎样结构。相关研究成果3月17日刊登于《自然》。
查看详情>>
激光传输稳定自如创世界纪录
澳大利亚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和西澳大利亚大学(UWA)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创造了在大气层中最稳定传输激光信号的世界纪录。
查看详情>>
科学家“绘制”最清晰原子“特写”
美国康奈尔大学Muller团队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高分辨率的原子图像,打破了其2018年所创下的纪录。相关论文5月21日刊登于《科学》。
查看详情>>
关于我们

“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和 承办。活动从1994年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8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往期回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