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阶段性目标、8大行动、18项重点任务
中科院发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
3月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详细介绍了行动计划的三个阶段性目标,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综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国际合作支撑、创新体系能力提升、“双碳”科普等八大行动,以及面向“双碳”战略重大科技需求具体实施的十八项重点任务。
中科院为什么发布这份“计划”
“‘行动计划’以解决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为抓手,促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积极支撑我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丁赤飚介绍。
“双碳”大考:下好科技“先手棋”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吹响向“双碳”目标迈进的号角。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技支撑。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出现在其中。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中科院有哪些现成的“双碳”技术宝藏可挖呢?两会期间,《中国科学报》分别连线了中科院位于西北、中部和东部地区研究所的三位院士,了解他们围绕“碳”字正在开展的工作。
中科院发布科技“双碳”服务经济主战场系列成果
2022年9月29日至30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科技“双碳”服务经济主战场系列成果。其中,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于9月30日下午17时在河北张家口顺利并网发电;百兆瓦级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进入并网调试最后阶段,预计10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
工程院《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成果发布
3月31日,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成果发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中国工程院组织40多位院士、300多位专家、数十家单位,重点围绕产业结构、能源、电力、工业、建筑、交通、碳移除等方面,系统开展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研究。
吕清刚:“双碳”目标下能源科技发展路径新思考
中科院以国家能源重大科技需求为己任,以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核能安全利用,构建多能融合的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为目标,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到产业化全链条贯通式部署,形成一系列重大产出。
于贵瑞:促进生态碳汇倍增 筑牢“双碳”战略“压舱石”
如何解决减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何制定技术可行、经济有效的行动方案?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统筹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治理的重大科技问题。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中国科学院肩负着以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的重大责任。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旨在围绕国家的碳源汇问题,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的集成研究,打破技术瓶颈,实现跨领域突破,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过程工程:工业减碳“主力舰的发动机”
过程工程是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反应—传递耦合机制及其放大规律的科学。其在工业减碳中的重要地位,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如果说工业减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舰”,那么过程工程可以被称为“主力舰的发动机”。我们相信,来自过程工程科学的创新成果必将为工业减碳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创新实现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逐步取代传统能源的过程中,传统能源‘要发挥保底作用’。而制定低碳化发展技术路线是实现我国煤化工、石油化工等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告诉《中国科学报》。
一场科技与“双碳”的双向奔赴
无论是工程转化还是基础研究,中科院几代科技工作者聚焦“双碳”战略需求,“数十年如一日”深耕“双碳”领域,接续前行、赓续奋斗,站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工程建设难点的第一线。
先进核能技术:向更安全、更可靠努力
在各类减少碳排放的清洁能源中,核能是令人又爱又惧的存在。作为清洁能源,核能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希望,但它也是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美国三英里岛核事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日本福岛核泄漏,一次次核事故给核电发展蒙上阴影。
怎样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同时,让核电技术更安全可靠、更可持续?这是中科院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20年,这项工程见证中国碳循环研究三次浪潮
随着“双碳”行动的深入推进,当前与“碳汇”相关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展开。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中科院很早就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汇功能研究进行了布局,其中就包括我国首个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基础工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
自2002年建成以来,ChinaFLUX这项诞生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背景下的“001”号基础工程,见证了中国碳循环研究的三次浪潮,填补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在东亚季风区碳氮水通量观测网络的区域空白,在国际通量网络中发挥的影响力日益增长。
先行先试 打造“双碳”综合示范“样板”
“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在系统性布局的基础上,遴选代表性区域优先开展‘双碳’综合示范,验证一批多能融合技术并开展集成示范。同时,为全国同类型区域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以点带面,带动全国同类型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再次呼吁“在典型区域优先开展‘双碳’综合示范”。
为什么要示范?已有哪些成熟技术?示范区将达到怎样的效果?近年来,围绕着“双碳”综合示范技术融合、建设发展,大连化物所不断探索、敢于创新,逐步实践出一条“清洁高效”之路。
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印发 提出这些重点任务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做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方案》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朴世龙:发扬老一辈青藏科考精神,积极参与全球碳计划
与此前我国只有青海瓦里关这一个观测站相比,这次珠峰科考的数据有助于估算整个青藏高原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即植被变绿之后生态系统能够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对我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起到有力的科技支撑,更有助于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基于此,我们希望能够发展自主的大气反演模型,在今年11月能够参与到‘全球碳计划’每年向全球各个地区发布的碳收支估算中,提供由中国科学家估算的全球陆地碳汇数据。”朴世龙说。
“贡嘎”!中国碳收支有了自己的评估系统
11月23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科考分队宣布,他们成功研发了完全自主的“贡嘎”(GONGGA)大气碳反演系统。这是“全球碳计划”2022年全球碳收支报告首轮脱颖而出的大气反演系统。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全球碳收支评估中的角色,由数据贡献者向大气反演领域引领者转变。
专家表示,“贡嘎”系统作为首个获得“全球碳计划”认证的我国完全自主的碳收支综合评估系统,扭转了我们对全球及中国碳收支评估依赖国外反演系统的局面,增强了我国在碳收支评估和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