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孜孜以求的进“菌”者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杨祝良 有种调侃说,每个云南人都是游戏《超级玛丽》中马里奥,视蘑菇如命,即使中毒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筷子。 为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祝良,提出了“头上戴帽、腰间系裙和脚上穿鞋的野生菌不要吃”的通俗口诀,并于2016年编写《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宣传画,与同行联合出版《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经连续数年的科普宣传,云南因误食毒蘑菇中毒及死亡人数均逐年下降。 因长期致力于高等真菌多样性及资源利用研究,杨祝良被称为“蘑菇先生”。他在创建世界牛肝菌科和鹅膏科新的分类系统、中国高等真菌分布格局成因理论的同时,也在成果落地、推广上花了很多功夫,推动着我国真菌研究和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度,杨祝良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
|
|
|
|
纪念郭慕孙院士诞辰一百周年 科学道路上的“领跑者” “如果科研是一条长长的跑道,他的一生都奋力奔跑在这个跑道上,即使历经风雨,也从未停歇。”12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工程所)举办的纪念郭慕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暨学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过程工程所所长张锁江这样追忆郭慕孙院士的科学人生。 作为世界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开拓了流态化学科,为我国流态化、颗粒学和过程工程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郭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为学为师为科研,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和知识财富,值得我们后辈永远铭记和学习。”张锁江强调。 |
|
|
|
|
宣利江和他的“13”科研进化路 很多人都有自己重视的幸运数字,而对于荣获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宣利江来说,从出生之日起,他就注定和“13”结缘。 1967年9月13日出生的宣利江,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研究员、研究组组长。 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促使宣利江把丹参作为研究对象,13年后,他带领团队研制的丹参多酚酸盐获得了新药证书。 接下来的13年,宣利江带领团队协助企业,使丹参多酚酸盐惠及2000多万心脑血管病患。 看着不断攀升的惠及患者数、考虑到临床应用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宣利江表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下一个13年要做的事也更明确了”。 |
|
|
|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赵德刚: 只做国家有需要的研究 “赵德刚在哪儿?” “不在实验室,就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这是课题组成员对赵德刚的印象。20余年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研究员赵德刚几乎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周围同事同学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 赵德刚所从事的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事业是信息时代的基石。在这个朝阳产业里,他没有向着“高产”的新型材料奔去,而是选择坚守展现出应用价值但研究步入深水区的传统材料——氮化镓,并钻坚研微,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第一支氮化镓基紫外激光器、大功率蓝光激光器。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土著科研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是我的夙愿。作为一名科研人,国家的需要在哪里,我的研究方向就在哪里。”赵德刚说。 |
|
|
|
|
严景华:“疫”犹未尽 不下火线 今年大年初一早上8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研究员严景华在团队群里给大家发了新年问候。等不及大家回复,她又紧跟着发了一条信息:“请大家尽快回北京,我们是做传染病的,危急时刻,我们不能退。” 在她的号召下,团队所有成员两天内陆续返京,整建制地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经过100多个日夜的埋头苦干,严景华与微生物所抗疫科技攻关团队终于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他们研制的新冠病毒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临床试验近日获批。 最近,严景华家庭获得全国妇联评选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严景华说,科研工作能取得进展,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未消除,科学攻关之路依然漫漫。在家人的支持下,严景华将带领团队继续在实验室这条特殊的火线上与病毒搏斗。 |
|
|
|
|
为了新冠疫苗研发的加速度 ——记“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王祥喜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祥喜团队参与的新冠病毒疫苗联合攻关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王祥喜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之一,承担了疫苗纯化方案优化、结构特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等科学任务,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前期基础和技术支撑。 在这场人类与新冠病毒赛跑的持久战中,中国的数款新冠疫苗跑出了世界瞩目的加速度。而这个加速度的秘密,可以从王祥喜的作息表里一窥全豹。 |
|
|
|
|
潜万米深海 寻技术突破 ——记2019中科院年度团队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 海南省三亚市的鹿回头风光宜人。这里有椰子树、凤凰花,阳光在海面上一照,能看到三四种不同的蓝。对普通人而言,鹿回头是景点,但对中科院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来说,这是他们走向战场的地方。 在这里,十余位团队成员研发出数台形态、功能各异的着陆器。5年来,这些着陆器累计完成184次下潜作业,其中26次超过万米,更带回许多深海样本和宝贵数据,为中国的深渊科考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潜入深海就意味着潜入未知,着陆器下潜深度每增加一点,是挑战,也是机遇。当万米深海的大门被叩开,中国的深渊科考有如装上加速器。 在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下称深海所)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室副主任陈俊看来,突破万米意味着从0到1的原始突破,但团队的终极目标是在技术上不断超越。 “将来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更多。”陈俊表示,未来,着陆器的功能会变得更复杂,多个着陆器同时在水下作业也将变为现实。 |
|
|
|
|
高铁“破壁人” 开启新征程 ——记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杨国伟 只要说到“高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研究员杨国伟总是劲头十足。 “车辆行驶以滚动摩擦阻力为主,开快了才有气动阻力,高铁跑到380公里/小时,空气就变得像铜墙铁壁一样,占整个阻力90%以上。”他告诉《中国科学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航空空气动力专业的杨国伟“跨界”进入高铁研究。他的任务是进行高速列车气动优化设计和评估技术研究,打破“铜墙铁壁”,让列车提速。 从2008年与高铁结缘,杨国伟便全身心投入轨道交通的研究中。 “凡是科研人员,都有报国之心,高铁成功了我很自豪。”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杨国伟如是说。 |
|
|
|
|
“能文能武”的青藏高原女站长 ——记2019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孟宪红 一人、一桌、一椅、一床,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的办公室朴实简单、一目了然。 “若尔盖站基地的条件是几个观测场里最好的了,其他几个野外观测场都没有住宿条件。”若尔盖站站长孟宪红说,从兰州出发,需驱车6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若尔盖站,这是所属观测站中距离兰州最近的一个。 孟宪红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博导,也是西北研究院所属22个野外台站里唯一一个青藏高原上的女站长。 2009年,孟宪红结合卫星遥感和数值模拟,首次提出了极端干旱发生过程中地表过程对干旱的响应和反馈机制。两年后,这位“80后”东北姑娘,毅然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来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开始了她在青藏高原的研究工作。 为什么选择在高寒旱地区做科研?孟宪红的回答很简单:“我想做点事情,这里再适合不过了。” |
|
|
|
|
“天眼”精神让奇迹延续 ——记2019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FAST团队 102颗新脉冲星!这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下称FAST)试运行期间交出的成绩单。1月11日,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对中国的天文学家来说,初露锋芒的“天眼”值得期待。 正如FAST其名,“快一点、再快一点”,让中国人尽早用上探索宇宙的利器,是“天眼”之父南仁东生前最大的愿望,也是整个FAST团队的使命。数年间,一批有个性、有想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聚到一起,一次又一次攻克难关。 从选址到竣工,南仁东把人生最后22年给了FAST,创造出一个奇迹。为了国家需求,为了不辜负期望,南仁东的后继者必须让奇迹延续。 直到今天,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主任兼总工程师姜鹏仍不忘鞭策自己:“如果南老师还在,他会怎么评价我们的工作?” 把不可能变可能,这样的精神一直留存于贵州的大窝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