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学报告》7月2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新孵化的翼龙或许能飞,但飞行能力可能和成年翼龙不同。
翼龙是一类会飞的爬行动物,生活在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约2.28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由于翼龙蛋和胚胎化石十分稀少,孵出的幼体和较小成体之间很难区分,因此新孵化的翼龙是否能飞一直没有答案。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Darren Naish和同事根据之前对4个经鉴定的孵出幼体和胚胎化石的翼部测量数据模拟了翼龙孵出幼体的飞行能力,这4个化石来自两个物种,分别是格氏南翼龙(Pterodaustro guinazui)和董氏中国翼龙(Sinopterus dongi)。研究人员还将这些翼部测量数据与同一物种的成年个体进行了比较,并将3个孵出幼体的肱骨强度与22个成年翼龙的肱骨加以比较。肱骨是翼的组成部分。
研究人员发现,孵出幼体的肱骨比许多成年翼龙的肱骨更强壮,提示它们的强度足以支持飞行。他们还发现,虽然孵出幼体拥有适合长途飞行的细长双翼,但它们的双翼比成年翼龙的更短、更宽,翼部面积相对孵出幼体的体重和身形都偏大。翼的大小或导致孵出幼体的远距离飞行效率不如成年翼龙,但可以让它们飞起来更矫健,随时调整方向和速度。
研究人员推测,翼龙孵出幼体的矫健飞行姿态或能帮助它们快速躲避捕食者,并使其比成年翼龙更适合追捕灵活的猎物、飞过茂密的植被。作者认为,这或许表明,翼龙在孵出幼体时曾定居在致密的环境,到了成年后又换到了开放的环境。(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熙熙)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1-92499-z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