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两面保存的狭长焦带羽叶。 (王鑫供图)
位于叶片不同部位的、各种不同昆虫留下的咬食痕迹及叶片上清晰的叶脉。 (王鑫供图)
近日,《古植物学与孢粉学评论》刊发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广州工商学院及国外古生物学家的新成果。研究团队报道了他们发现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的中晚侏罗世地层中本内苏铁植物化石的研究成果。新发现的化石为人们揭示了本内苏铁植物与昆虫的复杂互动过程。
“此次发现的植物化石在古植物学上称之为狭长焦带羽叶。”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告诉《中国科学报》,这种植物的叶子很长,19厘米长,2厘米宽。大小只是它独特的一方面,最令人称奇的是在这片叶子上竟然有至少3种不同昆虫的咬痕。
虽然现代的生态系统中昆虫和植物之间互动是常见的事,此前化石记录也不乏植物和昆虫互动的记录,但是在一片叶子上同时出现三种不同的昆虫咬痕却是到目前为止罕见的现象。
王鑫表示,这种化石的发现表明,和现代生态系统中一样,侏罗纪的生态系统相当复杂,而且某些本内苏铁植物是当时昆虫的食物来源,同时狭长蕉带羽叶似乎是深受很多昆虫的钟爱。
至于这种互动关系对于本内苏铁植物的发展、演化及后来的灭绝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还需要古生物学家进一步研究来探寻答案。(来源:中国科学报 崔雪芹)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revpalbo.2021.10458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