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公元6世纪的一次巨大火山喷发造成了全球性气候变冷。
(图片来源:Getty)
公元6世纪,西方处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中国处于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当时的很多历史记录都描述了昏暗的天空、变冷的气候及灾荒瘟疫。比如来自爱尔兰的文档显示,公元536年后数年“生计艰难”;而中国当时也有夏季飞雪的记录。
科学家研究这种现象的成因已有20余年。树木年轮显示,当时的树木生长速度由于寒冷的气候而变慢。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气候变化?一直以来科学家们争论不休。一个国际科学家研究小组近日有了新的突破,他们称,公元6世纪曾经发生过一次巨大的火山喷发,正是它引发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冷,导致了饥荒、瘟疫及文化冲突。相关论文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科学家认为,大型火山爆发后,空气中会形成一层“尘罩”(dust veil),导致气候变冷。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从格陵兰岛冰层和南极冰盾中发现了火山喷发的特征“指纹”,日期精确地指向公元533—536年。研究人员认为火山喷发发生在535年,之后536年影响到了北半球。
“指纹”表现为硫酸盐离子,由火山喷发释放的二氧化硫构成。这也意味着一些科学家认为的陨星碰撞导致的气候变冷学说无法成立,因为陨星碰撞不太可能产生硫,除非碰巧击中了富硫矿。
硫酸盐层在南北半球均可见到,这意味着此次火山喷发很可能发生在赤道附近,而火山灰散布到全球各地。不过,只有北半球发生了气候变冷,目前为止还没找到南半球气候变冷的相关地质数据。
论文合著者之一、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古气候学家Keith Briffa表示,“任何常规的数据解读都会指向火山喷发”,只不过先前无人能够发现清晰的证据。他同时表示,公元6世纪的这次火山喷发很可能是过去2000年来北半球最剧烈的火山冷却事件。
另有些科学家则表示,这次冷却事件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作物歉收和阴郁的天空。公元541年左右,一场瘟疫肆虐了从南亚到北欧丹麦的区域,给当时的拜占庭帝国带来了沉重打击,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大约40%的居民死于这场浩劫。(科学网 梅进/编译)
(《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doi:10.1029/2007GL032450, 2008,L. B. Larsen,K. R. Briffa)
更多阅读(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