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计红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25 20:17:44
选择字号:
中国石化首个乡村振兴茶光互补项目全面建成

 

2月25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首个乡村振兴茶光互补项目在安徽岳西全面建成。该项目以“光伏+茶园”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在800亩茶园架设光伏板,装机容量19.8兆瓦,每年可生产绿电超3000万千瓦时,节约标煤约0.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并有效提升茶叶品质,通过打造“新能源+农业”项目模式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新业态。

首个乡村振兴茶光互补项目现场。中国石化供图

  ?

茶光互补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农业与能源结合模式,顾名思义,即在茶园中架设光伏板,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茶”,实现了一地两用、阳光共享,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成本,并且为茶树创造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茶氨酸的合成,提升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安徽省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中国石化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县,也是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该项目由中国石化新星公司负责实施,采用“集控管理+少人值守”管理模式,依托无人机自动巡航、热成像、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巡检场景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有效解决了光伏阵列点多面广状况下人工巡检工作量大、存在视觉盲区等难题,大幅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提升老百姓收入、增加地方财政税收,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项目所在地岳西县琥珀村村民胡万林告诉记者:“茶园安装光伏后,春茶的采摘期提前了10天左右,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提高。茶农除了每年固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外,一亩地还能够增收将近600元。”

据介绍,自1990年以来,中国石化就承担了岳西县的定点帮扶工作。从2002年开始,中国石化总部定点帮扶岳西县,先后派出16批19名挂职干部,从产业、教育、消费等方面给予帮扶,打造的“岳西翠兰”品牌价值超30亿元,为岳西县在安徽省率先脱贫摘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石化岳西帮扶案例在第16届中国品牌节年会上被评为“中国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一县一链”茶产业链帮扶项目荣获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岳西县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柠条抗旱能力助力旱区生态修复与农业育种 木荷种质资源库确定为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
无患子染色体级别高质量基因组组装成功 研究解析全新三维小孔磷铝分子筛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