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命由我不由天” |
研究表明生活方式与环境对寿命的影响远超基因 |
基因真的能决定一个人的寿命吗?牛津大学人群健康研究院的最新研究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遗传因素,吸烟、运动和生活条件等因素对寿命的影响大得多。而且,许多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是可以改变的。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医学》上。
研究团队分析了近50万名英国生物样本库参与者的数据,深入评估了164种环境因素和22种主要疾病的基因风险评分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这一方法提供了迄今最全面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素能解释17%的死亡风险差异,而已知的基因倾向仅能解释不到2%。
“虽然遗传确实在某些脑部疾病和部分癌症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全球范围内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疾病——比如肺部、心脏和肝脏的慢性疾病——往往更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论文资深作者、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 Cornelia van Duijn 说,“这意味着,我们并非完全受制于基因,而是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社会环境,来降低疾病风险、延长健康寿命。”
在所有环境因素中,研究人员识别出25个独立因素,其中吸烟、社会经济地位、体育活动和生活条件的影响最为显著。具体而言,吸烟与21种疾病相关,社会经济状况(如家庭收入、房屋所有权和就业状况)与19种疾病相关,体育活动则与17种疾病相关。虽然单个生活习惯或环境因素看起来影响不大,但它们在人的一生中累积起来,却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些因素中有23个是可以改变的,换言之,在“天命”面前我们并非无能为力,而是可以通过积极行动,主动降低患病和早逝的风险。
研究还发现,早期生活暴露对寿命的影响远比想象中持久。比如,10岁时的体重,以及母亲在怀孕期间或出生后的吸烟情况,都与30至80年后的衰老速度和过早死亡风险有关。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这些因素的长期影响,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衰老时钟”,通过测量血液中的特定蛋白水平,评估个体的生物衰老程度。这一方法已在英国、中国和芬兰的大型研究中得到验证。
英国心脏基金会首席科学和医疗官Bryan Williams 教授表示:“你的收入、住在哪个邮编区域、成长背景,确实会影响你的寿命——这就是现实。这项研究为政府敲响了警钟:要想真正提升全民健康,就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消除社会经济障碍,确保每个人都能有公平的机会活得更久、更健康。”
未来,研究团队计划将重点关注饮食、生活方式、新发病原体(如禽流感和新冠)以及环境化学物质(如农药和塑料)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结合智能技术和生物监测手段,进一步追踪生活方式和环境变化对健康的长期影响,为延长健康寿命提供更精准的干预策略。而对于每个人来说,或许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基因,但这并不意味着命运已被注定。这项研究表明,我们有很大的主动权去掌控自己的健康和寿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才是“改写命运”的关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3483-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