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西北师范大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主办的第13届原子分子数据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在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开幕。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我国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参会。开幕式由原子分子数据及其应用国际会议主席、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董晨钟主持。
会议现场(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世年表示,第13届原子分子数据及其应用国际会议的召开,将推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相关领域的数据共享与交流、跨领域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希望与会科学家在为期四天的深入探讨与交流中,分享最先进、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新颖、最顶端的技术应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有效促进原子分子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与应用,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的交流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原子分子数据是跨学科领域研究的基础,为天体物理、聚变物理、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最基础的数据。而这些应用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又提出自己领域对原子分子数据的需求,从而推动整个原子分子科学的发展以及研究人员的成长。”原子分子数据及其应用国际会议秘书长、国际原子能机构原子与原子核数据部主任克里斯提安·希尔说。
中国原子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柳晓军表示,原子分子数据及其应用国际会议为从事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天体物理研究、激光物理研究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人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对推动原子分子数据的分享、产生、数据库的构建、数据的标准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原子分子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已成为世界原子分子研究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子分子数据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创办于1997年,是为了满足天文学、等离子体物理、核聚变、激光技术、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对高精度原子和分子数据需求而定期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每两到三年在全球知名的科研机构或学术机构举办。本次会议是历届会议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尤其是与会青年学者明显增多,这将对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和数据融合与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悉,会议将安排40场学术报告和1场海报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天体和大气物理、惯性约束聚变、工业应用相关的高低温等离子体等学科中的原子分子数据的应用与需求问题,原子分子数据获取方面的数据评估、数据标准化、原子分子数据库的建设、数据中心的活动策划、交流和传播问题,以及实验和理论方面获取原子分子数据涉及到的原子分子结构、谱学与辐射过程、电子、光子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过程、重离子碰撞、粒子表面相互作用过程等相关科学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还将和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工程学院、甘肃省原子分子物理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以促进和提升学校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的国际化水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