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欢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7/26 9:14:29
选择字号:
我国第一根热管诞生记

手机、航天器、青藏铁路三者有什么共同点?答案是都需要保持温度。一旦热量散不出去,就会导致变形、失效。

科学家用以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高性能传热元件叫做“热管”。1964年,国际首篇热管论文发表,著名传热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田长霖认为,这篇仅2页的论文随即产生了“如原子能一般巨大的影响”。

而我国的热管研究也不甘人后,早在1968年,中国科学院就研制成功第一根热管样件。

有热的地方就有热管

热管是靠内部液体的相变和蒸汽流动来传热,其等效热导率可以达到金属的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倍,是任何已知材料无法比拟的。发展至今,热管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走进千家万户。

最早的热管研究可以追溯到1942年,美国通用发动机公司工程师Gauglar提出一种新的强化传热元件并申请了专利。但当时各国都忙于二战,该专利沉寂了近20年。直到1964年,才首次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制造出来,命名为热管。

此前,业界一直认为通过导热进行较长距离的传热是不经济的,但热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认知,因此迅速兴起。

“最直接的原因是当时美苏航天竞赛,没有热管去解决温控问题,航天器发展不下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员曲伟告诉《中国科学报》,热管对航天发展的推动作用极其巨大。

在我国的“探月”“探火”工程中,也有热管工作的身影。曲伟指出,月球表面在日照时能达到120℃,月夜时则低至-100℃,温差巨大。因此从探月一期工程开始,就研究利用热管耦合相变材料,在白天储能、夜晚释能,防止航天器冻坏。如今,小到空间站里的计算机,大到载人飞船,都需要热管等技术保证运行安全。

2000年,意义深远的“青藏铁路”工程上马。当时碰到的一大难题是:冻土层在冬天时会冻结膨胀,到夏季又融化沉降,导致铁路路基扭曲变形。最后通过在地下埋入热管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

此外,随着AI算力的爆发式增长,大型数据中心的功耗和发热也成为世界性问题。“热管在解决这类小空间散热问题中具有革命性的潜力。”曲伟认为。

如今,热管的应用正在向极端方向发展,如超高温、超低温等特殊场合。例如,热管手术刀可以在-100℃条件下操作,利用低温对病灶进行治疗。

同时,热管也可以超越“管”状,发展成“奇形怪状”。例如用在飞行器上,为了节省空间,热管已经演变成薄层结构的“热片”。

“所有有热的地方,都有热管的蓬勃应用。”曲伟说。

零的突破

曲伟的老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马同泽是我国热管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1957年11月,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马同泽,和其他7名研究生一起,由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工程热物理所前身)派往苏联学习,师从著名传热学家米海耶夫。1960年,马同泽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国。

1964年,国际首篇热管论文问世,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科学院得到消息后,随即开始了文献调研和原理样件研制工作。

据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刘登瀛回忆,他们先研制了简单的水热管,即以水为工作介质的热管,目的是检测其是否具有热管特性。1968年,我国第一根水热管原理样件研制成功,测试结果证实了前期的设想,具有明确的热管特征,标志着我国热管原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之后,研究室开始集中攻关难度更大的液态金属钠高温热管。

所谓钠热管,即以液态金属钠作为工作介质的热管。同水相比,液态金属钠具有许多优点,如在高温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导热性等,因此应用更为广泛,但研制工艺十分复杂,实验难度远高于水热管。

由于当时国内的相关资料极少,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马同泽带领蒋章焰、赵嘉琪、张正芳、霍秀和等人克服重重困难,认真分析有限的国外资料,开展了艰苦的探索。他们自己动手,边学习、边实验,先后建成多个系统性实验装置,并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热管研究团体——热管研究组。

此后没多久,研究组就接到一项重大任务——为我国地球同步卫星的原子能电源研制钠热管。据悉,这种电源采用热离子发电机,发电效率为20%,剩余80%的能量都要通过热管向空间辐射排散。

大家以极大的热情立刻投入了这项工作。在全力以赴的投入下,1972年9月,我国第一根液态金属钠高温热管终于测试成功,实现了我国热管技术领域零的突破。此后,研究组再接再厉,又研制出3种结构的钠热管,均达到或超过任务要求,圆满完成这一国家任务。

1972年9月《力学情报》报导热管测试成功及测试照片

?

热管实验台

?


在满足国防需求的同时,为了将钠热管尽快应用到一般工业中,热管研究组与七机部502所合作研制了用于外延炉的均温用高温钠热管,使得外延炉的温差由±0.5℃降低到±0.02~0.03℃,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发生了石油危机,导致国外对工业余热回收的需求增多,钢-水热管成为研究热点。我国也及时跟上,经过几年攻关,1983年,工程热物理所研制的钢-水热管成功应用于兰州炼油厂苯烃化炉空气预热器项目,并在全国推广。1985年,“碳钢-水热管和换热器及其余热回收中的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热管相关研究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据曲伟介绍,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热管技术快速发展的“井喷”期,多项科技成果在工业部门得到应用;进入21世纪,则是技术创新期,产生很多新器件。

“热管技术成本低,但能解决大问题,对我国电子信息、航天、军工等高精尖技术的推动作用巨大。”曲伟说。

令学生怀念的“热管第一人”

1999年,已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当了5年讲师的曲伟,来到工程热物理所作博士后,师从马同泽。

曲伟表示:“马老师做热管研究获过3项国家奖,这是业内绝无仅有的,学术圈公认他为中国热管第一人,代表了中国科学院的水平。而且不仅学术造诣高,人品也好,平易近人。”

马同泽 (1930-2015) 本文所有图片由工程热物理所提供

?


曲伟回忆,马同泽谦虚谨慎,从来不以自己得过国家级奖项自居,但有一件事却很自豪,那就是和毛主席同一天生日,因此得名“同泽”。而在做科研时,他也同毛主席一样,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例如,为了验证碳钢水热管的寿命能达到5年,马同泽带领大家每天记录上百根热管的数据,持续了长达6年。

虽然马同泽已于2015年去世,但回忆起自己相处了12年的恩师,曲伟还是满怀感激之情:“马老师非常重视训练学生的基本功,要求每个研究生熟练掌握各种仪表,知道不同仪器的长处和短板。比如每个热电偶我们都是自己焊的,挨个测量误差。所有这些小细节马老师都领着我们亲力亲为,所以他的学生出来一个是一个,到其他岗位上也能做出很好的成绩。”

在生活中,马同泽也非常关心学生。曲伟至今记得,当时研究所条件有限,学生洗澡存在一定困难,他多次找到所领导,最后终于解决了学生公寓洗澡问题。

在学生眼中是“大科学家”的马同泽,也非常细心。一次实验室搬家时不小心打碎了一支U型管水银计,马同泽亲自拿铲子和容器将水银收集起来密封保存。

对于招摇撞骗的学术骗子,马同泽态度鲜明。20世纪90年代,国内某高校宣扬ZGM介质管中蕴含40多种微量元素,有神乎其神的功效,吸引了许多投资方纷纷投钱。这些人还到处举办研讨会,邀请各大高校的老师参会“站台”。马同泽坚定地说:“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连学术不学术都不管了。”他不仅抵制参会,还带头写了一封公开信揭露其伪科学的真面目,丝毫不怕得罪人。

虽然斯人已逝,但马同泽培养的大量研究人才,仍然活跃在热管领域,践行着他的科学思想,成为相关领域领军和骨干人才,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