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有研究发现,视网膜色素变性(RP)与老年黄斑变性(AMD)等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致盲的首要原因,这类患者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丧失了将外界光转变为视网膜神经细胞能识别的电信号的能力,从而造成患者视野缺损甚至不可逆失明。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医用材料与器械研究中心研究员杜学敏团队在《先进功能材料》发表综述文章。研究人员系统总结了用于视觉修复的自适应界面材料和植入器件的前沿进展和现存挑战,有望进一步推动视觉修复新技术发展。
自适应界面材料和植入器件用于视觉修复原理示意图 研究团队供图
尽管眼科医学得到了极大发展,但目前临床仍无法通过药物疗法或外科手术修复患者视觉。不过,在RP与AMD患者的视网膜中,不仅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存活率高,而且原有从视网膜到大脑视皮层的视觉通路是完好的。这就意味着,如采取某种方法,使视网膜神经细胞重新得到激活,进而产生神经冲动并传送给视皮层,即可修复一定的视觉。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致力于视觉修复的努力从未停止。近年来,随着新材料、工程技术、微电子、生物医学、 等迅速发展,为视觉修复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基于此,杜学敏团队首先系统总结并讨论了用于视觉修复的智能界面材料的功能原理、设计原则、生物学效果;进一步,评述了近年来临床上成功的视觉假体的功能原理、临床试验效果及商业化最新进展,并重点讨论了界面材料和植入假体与神经组织和细胞界面适配的重要性;展望了现有视觉修复界面材料在安全性、稳定性及能量转换效率等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视觉假体在界面适配、信号转导、信息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挑战,以及视觉修复界面材料和视觉假体未来可能的发展机遇。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1457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