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5/14 12:21:42
选择字号:
揭秘浙大95后女生:《自然》一作,享教授待遇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95后姑娘引发社会关注

她作为最年轻的特聘研究员

被引进到浙大二院眼科中心

以期让智能变形高分子材料

给眼科带来跨越式的发展和突破

她还曾以第一作者身份

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

发表博士毕业论文

介绍变形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展望


她是倪楚君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2023届博士毕业生

从化工到医学领域

跨界女孩如何成长为科研新星?

又是如何推动科研成果

从“书架”走向“货架”?

今天,一起来揭秘!

跨界少女浙大起航

广阔平台激发科研志趣

“我不是一个特别聪慧的人,我只是一个比较努力的人。”聊起自己的求学生涯,倪楚君谦逊地笑着。从杭州文澜中学、学军中学到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她的选择理性而坚定。


来到浙大后,多元的课程设计、系统的学科训练和“通专跨、国际化融合,四课堂融通”的培养模式,都让她如鱼得水。她可以选择修读不同专业方向的各类通识课程,扎实专业基础;也可以选择参加各类创新科研项目和国际化交流,不断拓宽学术视野。

“大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她是一群优秀的人的聚集体,这样也能不断激发自己的灵感和想法。”

2017年暑假,倪楚君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参加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科研项目。在实验室导师Michael Dickey的指导下,她对液态金属产生了兴趣,也看到了化工专业的更多可能——化工不仅包含石油化工和日常轻化这样传统的领域,还有柔性材料、形状记忆材料这样更具有广阔可能性的领域。

就这样,在导师和团队伙伴的头脑风暴和实验实践中,一颗科研的种子在倪楚君的心中发了芽。本科毕业前夕,她选择了来到Michael Dickey教授好友、化工学院谢涛教授的团队里,深入探索形状记忆材料。

科研新星不惧挑战

《自然》一作探索材料前沿

发表一篇《自然》需要什么?对于倪楚君来说,是本科阶段养成的强大执行力和敏锐思考力,是国际交流收获的新视野和新想法,是对偶然发现的不懈探索,是学科交叉中的无限机遇,是一个人在实验室中的日日夜夜,是和导师同学之间的头脑风暴。

“谢涛教授和组内成员经常会在组会里分享文献,就像我们每天看新闻一样,了解这个行业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导师对于学生在思维能力和科研世界观的培养,使得倪楚君在阅读文献时敏锐地发现了一种特别的材料。这类新型的定时形状记忆水凝胶材料无需外加刺激即可自动发生变形,而且自动变形的时间可以任意设定。

能不能把这种水凝胶材料应用到眼科制备变形植入医用器件领域?在论文的具体应用中,倪楚君针对干眼症设计了相应的定时变形器件。研究者们利用定时特性,设计了一款全泪道定时栓塞,利用长期稳定的操作窗口填充整个泪道,并设置机械互锁变形能力进一步长效固定,有望改变传统变形栓塞受热不可控变形、长期使用易脱落的问题。


但回顾论文诞生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面对尖锐的审稿人提出的意见,倪楚君也曾面临重重压力。“当时也很迷茫,但想着既然已经做了,那就再把所有能试的可能性都尝试了一遍。”

最终,历经一年半,三次返稿,这个创新的记忆材料变形模式成功打动了审稿人。这篇论文最终被发表在2023年11月的《自然》上。审稿人高度肯定了论文阐述的一个新的记忆材料的机制,对于这个领域是一个思维方式的创新,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应用潜能。


“这个发现看似具有偶然性,实则蕴含它的必然。”在导师谢涛眼里,倪楚君遇到问题不断深挖、不满足于浅表性研究结果的这股韧劲,是她身上最亮眼的闪光点。

而导师在专业领域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磨砺了科研新人的意志品质,拓宽了她的胸怀格局,培养了健全人格,是她成长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医生身份焕然一新

转变角色奔赴未来

从化工毕业到入职医院,看似大相径庭的两个领域,对倪楚君来说,却是一种自然的过渡和选择。

“凝胶材料有着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前也已经用于眼科方面的疾病治疗,我们发现的这种新材料可以改善原先的治疗手段、拓宽凝胶在眼科的应用范围。”倪楚君介绍说。

浙大的贯通培养和对博士生在医工信交叉等前沿领域的原创性攻关的重视,都让倪楚君积累下丰富的经验,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现代医学,投入到眼科疾病的治疗中。

正是凭借这份热忱和在智能变形高分子设计与开发领域的科研发现,倪楚君收获了很多业内的关注,其中就有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

“眼科向来不缺好医生,缺的是能与好医生合作能让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患者应用的科研人员。”姚克教授对此寄予厚望。

而当倪楚君走入浙二眼科实验室时,她才真切感受到,这一方小天地所具备的无限潜能:要延续自己学术研究的内容,发掘新材料在眼科的应用潜力,开展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发表更多高水平论文、申请专利、转化科研成果,真正做到让科技创新惠及百姓健康……

(原标题:95后女生→《自然》一作→享教授待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