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分析报告》发布
2024年4月27日,北京市科学《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分析报告》发布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发布了《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以近期举办的北京市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为切入点,从大赛成果、应用特征、挑战和研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旨在向市场各类参与主体呈现北京市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发展态势,为未来决策提供参考。
《分析报告》开篇介绍大赛机制与大赛成果。大赛于2023年9月启动,设置政务、金融、产业升级、医疗、文化教育、智慧城市6个赛道,从100余家参赛单位中,共征集应用案例180余项,联合行业用户凝练15个核心业务场景作为考题,开放高质量行业数据上万条供参赛企业开展大模型调优,以此启发一批行业用户拥抱大模型技术,发现一批有潜力的技术企业,推动一批供需之间的交流合作。
《分析报告》总结了现阶段大模型应用的五个特征。一是由浅入深,大模型穿越边缘场景,向核心场景挺进。二是守正创新,央国企拥抱新技术,加快大模型在产业升级、金融等领域的落地步伐。三是百花齐放,大模型应用搭建难度下降,“动态行业大数据”成为落地新关键。四是量体裁衣,需求方情况各异,在采购、部署大模型时特色鲜明。五是保驾护航,大模型安全逐渐受到重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分析报告》同时梳理了现阶段大模型应用的五个挑战。一是算力需求持续增长,掣肘大模型落地应用。二是知识产权、数据隐私与大模型应用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仍在探索中。三是大模型幻觉问题有所改善,但距离规模落地尚有差距。四是部分大模型应用处于“可用阶段”,需求方和技术企业协同发力让“可用”迈向“好用”。五是部分领域积极响应监管需要,对大模型落地提出特殊要求。
《分析报告》结合各领域具体情况分别做了应用研判,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例如,在产业升级领域,企业希望大模型实现“集团级赋能”,但难寻切入点。建议把智能客服作为大模型落地之路的第一站。再例如,在医疗领域,医疗机构面对大模型技术,在医疗数据安全性方面存在顾虑,需要时间磨合验证。建议大模型技术企业应与医院IT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强合作,在大模型技术、医疗场景落地经验方面实现优势互补。
下一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将持续深化大模型试点应用工作推进机制,围绕教育、医疗、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谋划建成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创新研发平台,主要面向行业用户,旨在整合行业资源和高质量数据,开放行业场景需求,提供联合研发环境,吸引汇聚优势创新团队,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及产业落地。
附件:
1.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分析报告
2.关于征集北京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储备项目的通知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4年4月28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