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锋亮,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4/9 21:14:24
选择字号:
研究生就业已呈个性化与多元化特征

 

4月8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调剂服务系统”开通。这意味着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已进入收尾阶段。今年考研的学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社会关注,其原因在于2024年的考研报名总人数为438万,相比2023年减少了36万人,这是该指标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多舆论将其归因于相较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正在下降。因此,理性的个体便选择放弃“死磕”考研。

这无疑是研究生就业的一个最新变化。而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研究生毕业生规模也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对于此类研究生就业变化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笔者团队依托网络平台,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学历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高校在学学生进行了就业预期调查。其中,我们专门对硕士和博士这两个群体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系列有意思的结论。

首先是硕士生的就业预期。出乎很多人意料,仅有29.48%的硕士生表示他们期待进入职场,该比例与本科生基本持平。本科生不期待进入就业市场,可能源于其还想继续读研,而硕士生依然不期待进入职场的现象就需要认真对待了。

经过分析,笔者团队发现硕士生将能提供广阔就业机会和丰富资源的大城市作为其职业发展的首要选择。同时,他们也很看重稳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单位的声誉,对于经济稳定与职业保障有很高的需求。正因如此,在全球经济普遍疲软、我国经济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硕士生并不期待进入职场也就能理解了。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目前不期待进入职场的学生中,很多人相信未来就业环境将比现在更好,对未来职业发展保持乐观态度。

在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中,认为所读学校的名气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就业结果的学生比例最高的是硕士生。这也能部分解释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何稍稍下降。因为根据2021年的数据,“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研究生占全国研究生总数的58.7%,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很多都是保送录取的,因此有部分学生对去非“双一流”高校读研的就业前景并不看好,进而选择不考研。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所有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中,硕士生成为了认为“专业技术能力”会影响就业结果比例最低的群体。同时,和本科生与博士生相比,更大比例的硕士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是“天坑专业”,进而导致专业认同度较低。

这一现象意味着硕士生对自己的就业规划不会拘泥于所学专业,而更多基于自己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名气与口碑进行择业。这也表明硕士生在就业选择上将呈现鲜明的个性化、多元化特征。

在博士生的就业预期方面,首先不难理解的是,在所有学历层次中,博士生是期待开启工作模式比例最高的群体。毕竟作为学历层次最高且在校时间最长的群体,博士生普遍知晓自己的学生生涯马上就要结束。

其次,在所有学历层次中,博士生希望自己从事的工作能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和贡献的比例最高,这可能因为博士层次和知识生产、科技创新的关系最为紧密。

再次,由于年龄原因,博士生也是所有学历层次中,最有可能在择业时考虑未来子女情况的群体。这提示那些想引进博士生的城市与单位,除了给博士毕业生提供有利于施展才能的平台外,还需有针对性地承诺为其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最后,在工作稳定与工作自由之间,博士生更倾向于追求工作自由。他们更注重自主性和灵活性,希望能够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来规划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方式。

上述发现说明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就业预期上虽然有明显差异,但是两者的就业都呈现出个性化与多元化特征。

基于以上判断,笔者建议用人单位,尤其是员工中研究生比例较低的单位在准备招聘研究生时,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化与多元化需求,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以吸引研究生前来。

此外,与本次调查中那些相信未来的就业环境会更好的研究生相同,笔者团队对于硕博士毕业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前景,同样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本文为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课题“对全国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追踪调查”〈课题编号:2022THZWJC29〉的研究成果)

Baidu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