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操太圣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4/4 13:00:35
选择字号:
泡宿舍、玩游戏?春假到底该怎么过

 

文 | 操太圣(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连日来,国内多所高校发布通知,为学生们“放春假”。有些学校的假期时间还很长。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将4月28日至30日定为春假,该春假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连在一起,可让学生连休8天。
应该说,我国提出春假制度的初衷并非针对高等教育,更多是出于经济层面的考虑。比如在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中便指出,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引导职工家庭在适宜出行季节带薪休假。
尽管该制度最初是为了刺激“旅游消费”,而非教育本身,但毫无疑问,其在客观上与人才培养的规律吻合,回应了提升高校人才综合素养的新诉求。这也是近两年来,很多高校纷纷为学生“放春假”的深层次原因。
然而,仅仅给学生“放假”是否足够?

让学生暂时离开“象牙塔”

春假制度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并不难理解。
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培养无疑是其中心工作。传统上,人才培养的重点往往放在对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的关注上,教育也主要发生在校园里的课堂、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场域。
这种教育模式当然非常重要。不过,从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可见,未来5年,企业期望员工具备的前十大核心技能依次为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弹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内驱力与自我意识,好奇心和终身学习,技术素养,可靠性和注重细节,同理心和积极倾听,领导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及质量控制。
这些核心技能不限于基础知识和能力,还体现在学生身处真实社会情境、感受真实社会生活,以及面对真实的复杂问题时,能将所学知识有效转化或迁移到实际场景中,进而有效甚至高效地解决问题。而帮助学生获得这方面的综合素养已成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
从这个意义上说,春假制度最大的价值是可以让学生暂时离开书本、离开“象牙塔”,走进祖国的美丽山河,走向真实的社会和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山川秀美带来的愉悦,体验丰富、温暖的人情世故,同时也可能遭遇现实生活的挑战、面对复杂而真实的困境,从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着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这些真实问题。这也在客观上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这些都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非常重要的环节,即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认知和行为偏差,并将两者在春假制度的安排下有机结合,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合力,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创造广阔而适宜的情境。

只将机会抛给学生是不够的

要发挥春季制度的上述作用,我们需要在政策措施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这是因为单纯实施春假制度,只是给那些天天沉浸在书本学习中的学生一个接触社会、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机会。
这当然是有价值的,毕竟如果学生连这个机会都没有,建诸其上的目标追求都将成为空谈,但仅通过这一制度设计,把机会抛给学生是不够的。原因很简单,如果学生在“放假”的这段时间,只是天天待在宿舍,或者沉迷于游戏,春假制度的预期目标将成为无本之木,毫无实现的可能。
这就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有没有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春假制度背后的一种价值预设?
换句话说,高校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理解“放春假”的初衷并非单纯地让他们放松,而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认识社会的机会。他们需要抓住这个机会,而不是将春假看成一段可以躺在床上休息、玩游戏的“休闲时光”。
因此,高校需要在建立春假制度的同时,配套实施一些适合于学生的政策或措施。比如,在春假来临前,帮助学生设计一些有价值、适合在春假期间进行的社会调研活动等。
总之,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并具有了一定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只要将接触社会的机会给予他,他们就能自己制订好一系列“规划”。要知道,当下的大学生中,有此意识和能力者仍属少数,更多大学生还需要老师以及校方的帮助。
然而遗憾的是,据我观察,目前国内实施春假制度的高校中,仅极少数高校会有此动作,大部分高校依然只是将春假等同于一次普通的“放假”。
不过,由于春假制度在国内高校中实施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受新冠疫情影响,真正落地只是近两年的事情。也就是说,春假制度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随着该制度慢慢成为高校的一种常态化制度,我们还有很多发挥空间。
比如,将“怎样过春假”的议题与学生辅导、学生时间规划等人才培养环节相融合,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此,春假制度将会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产生更大价值。

不能仅停留在制度文本层面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都在强调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层面的融合。从一个更广泛的视角看,春假制度可以被视为高校整体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这部分改革也可以给高校相关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比如,在人才培养层面,所谓“时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学变量,也代表了一种社会性机制。说得通俗一些,我们如何对一段时间进行切割与分配,背后会反映出我们的价值偏好——我们是在一定价值观的引导下,对时间结构进行调整,其目的是更好地对学生施加影响,让他们成为我们期望的人。
具体到教育领域,施教者通过对时间的重新分配,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如何更好利用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施教者希望学生做什么事情,背后又隐藏何种期望。这些教育目的均可以通过时间的分配获得一定程度的解决。
以春假制度为例,以往没有该制度安排时,学生从春季学期开学直到暑假,几个月的时间内几乎都沉浸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但如今,我们利用春假制度将这一整体时间分段隔开,也就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了重新划分和定位,使其可以做一些和以前不同的事情。只要我们引导到位,很容易实现我们对时间进行重新分配之初所预想的教育效果——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等。
在这方面,除春假制度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其他一些探索。比如对于某些课程时数及其结构的调整、对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节奏重置,等等。但在做这些尝试时,我们面对的问题也是相似的。事实上,目前国内高校并不乏相关探索,但这些探索往往停留在“想法很好”的阶段。由于学校认识和能力层面的欠缺,使得想法的落地效果参差不齐,很多陈义甚高的理念在轰轰烈烈中亮相,却在悄无声息中落幕。
这提醒我们,对于包括春假在内的很多制度设计,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制度文本的起草和出台上,而是要注意制度设计的理想如何获得人们的认同、制度的目标如何在整体运行过程中实现,以及如何在实现过程中进行更深层次和更细化的设计和引导。否则,即便制度的立意很高、很完美,也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中国科学报》记者陈彬采访整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